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科技視點·把論文寫在大地上①)

茶農的難事 就是我的課題——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張正竹為茶農排憂解難

曹 雷
2019年06月24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無人機拍攝的金寨縣油坊店鄉面沖村茶園與農舍。
  新華社發

圖為張正竹(中)團隊在研討茶樹資源圃建設。
  安徽農業大學供圖

編者按: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近年來,大批農業科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將科研成果與生產實際緊密相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些科技工作者在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還面臨哪些困難,未來如何更好發揮作用?本報今起推出“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聊起張正竹,安徽省金寨縣茶農一個勁地豎起大拇指,不停地夸。

張正竹是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教授,茶農有了喜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

這不,夏茶採收剛結束,茶農鞏長團就迫不及待地給張正竹打電話報喜:“今年俺們800噸茶葉順利漂洋過海了!”老鞏忘不了5年前,臨近春節時,他們准備出口的80噸茶葉突然遭遇上海客戶退貨。老鞏傻了眼,貨賣不掉,農民等著錢過年,這可咋辦?情急之下,他給張正竹打去求救電話。張正竹連夜趕到上海,給客戶講解金寨茶葉生產過程中的綠色生態理念,打消客戶對質量安全的疑慮,最后對方不僅把貨留下,還把訂單從每年1000噸增加到2000噸。

張正竹受到茶農的尊敬,得益於多年來他把茶園當作實驗室,把為茶農增收作為研究課題,把論文寫在服務茶產業的振興路上。

一分鐘測定茶葉品質

讓百姓喝上放心茶

古樹茶、年份茶、山頭茶……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宣傳噱頭讓老百姓迷了眼。

什麼是好茶?傳統判斷看形狀、聞香氣、品味道,主觀性很強。用化學方法,也隻能檢測茶葉的單項指標。找到一種快速、客觀檢測茶葉品質的新辦法,成了業界的夢想。

張正竹認為,隻有通過技術和裝備手段,建立茶葉品質評價體系,用客觀數據說話,才能分出茶的三六九等。

基於這一理念,張正竹研發了一套茶葉原料和質量安全品控技術體系,開發出用於快速評價茶制品品質指標、產品等級的數字化品控技術和裝備。隻要取一些茶樣放在設備上,僅需一分鐘,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等衡量茶葉品質和質量等級的核心指標含量就能測定出來。

這項技術的研發,解決了困擾茶企多年的問題。霍山縣聖茗茶葉公司做茶葉出口,由於毛茶收購必須現場交易,公司最怕收到糖分超標的毛茶。每到毛茶收購時節,公司總經理張學明心總懸著。

“現在有了檢測設備,我們當場把茶葉樣品破碎成粉,放在檢測儀上,一分鐘就能出結果,我們收的茶葉有了保証,老百姓也能買到放心茶。”張學明說。

品質控制是貫穿茶產業鏈的關鍵技術。張正竹說,想要做出好茶,從種植、管理到採摘、加工,每個環節都不能忽視。

前不久,張正竹團隊設計的陝西省首條顆粒形與條形綠茶聯裝清潔化生產線組裝試車成功,能夠日產1.5噸條形或顆粒形綠茶,效率提高了10多倍。

本世紀初,世界主要產茶國都有了規模化的生產線,而我國茶葉加工仍然主要通過手工作坊和半機械化方式,需要大量人工輔助。不僅生產效率低,質量也不穩定,這與我國第一產茶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

針對這一痛點,張正竹和團隊研建了國際首條炒青綠茶清潔化生產線,從鮮葉到成品不落地、不沾手,配合清潔能源和加工材料的選用,以及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數字化品控技術和裝備,實現了茶葉全方位、全過程清潔化加工。后來,團隊又開發出了黃山毛峰、六安瓜片、黃大茶等生產線,在全國20個省市推廣200多條。

“既要讓老百姓喝得放心,又要符合國際通行的質量標准,這是茶產業發展的關鍵。”張正竹說。從茶園管理到市場流通,團隊探索建立了一套源頭綠色防控、清潔化加工、品質控制、全程追溯一體化質量安全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口鍋”呵護生態

老區煥發綠色生機

前幾年,張正竹被選派到革命老區金寨縣挂職任副縣長,主抓茶產業發展。他暗下決心,要把金寨茶產業打造成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跑遍全縣產茶鄉鎮、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后,張正竹發現,當地加工茶主要靠砍樹燒柴:做1斤六安瓜片要4斤干木柴,全縣每年加工1000噸,需要4000噸干木柴,相當於砍伐掉2000畝20年生森林。“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樣下去,茶產業可能會毀了金寨的綠水青山。”

為改變這一現狀,張正竹研發了新的炒茶鍋,有了它就可以用液化氣替代木柴,既降低成本,又保護環境,還提升了茶葉質量。

露雨春茶葉公司董事長黃守山一開始有些顧慮:用液化氣炒茶,能達到原來燒柴火的效果?試用后才發現,這樣做出來的茶葉,殺青穩定,顏色均勻,外形勻稱,每斤收購價格提高近20元。沒多久,液化氣炒茶鍋在全縣推廣。

如何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必須轉變方式,走綠色生產的路子。”張正竹大膽提出,全縣茶區不准使用化學農藥和除草劑。施有機肥,豎黏虫板,裝殺虫燈,微耕除草,給茶園上保險,全程追溯,一系列源頭控制的措施下去,效果立竿見影。以前從來沒有出過國門的金寨茶葉闖入國際市場,出口價格提高了40%。金寨縣也被評為“國家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

如今,金寨縣茶葉年產量達到7600多噸,綜合產值超過13億元,成為全縣第一大農業產業。

一條路聯通學府、茶園

農業科研離不開生產一線

張正竹說,搞農業科學研究,不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要與農民肩並肩站在田間地頭。做研究最忌諱閉門造車,很多生產中的現象和問題,第一個發現者往往是農民。

精制工序是茶葉商品化的關鍵環節,但茶葉色選機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價格昂貴。自主開發茶葉色選機是幾代茶人的夢想。張正竹聯合合肥美亞光電股份公司,研制了首台國產茶葉色選機,不僅使用性能好,價格僅是國外產品的1/3,由此一步步打破了國外壟斷,成功實現國產替代。合肥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色選機產業化基地,佔據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

黃大茶是皖西特產,但因為賣不出好價格,茶農棄採現象非常普遍。怎樣才能“裝扮”好黃大茶?張正竹以茶葉為原料,開發了速溶黃大茶,既保留原茶風味,又便於沖泡攜帶,效益提升了10倍,實現了從“粗枝大葉”到“時尚飲品”的華麗轉身。

對張正竹來說,生產一線和實驗室同等重要。為了掌握茶產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大茶葉產區。“行走的過程也是尋找課題的過程,產業的需求,就是我的研究課題。科研工作本身就是挑戰未知。”

由於人工成本增加,很多茶園春茶來不及採摘,浪費嚴重。張正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直思考如何用科技解決採茶難問題。2016年,他承擔了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茶葉機採原料分選裝備研究與產業化”,希望突破智能採摘、採后分選及自動化加工關鍵技術。

2017年,張正竹又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現代茶制品加工與貯藏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及裝備開發”。該項目針對的是他在調研中發現的茶產業的共性問題——加工裝備不配套、缺乏深加工終端產品、貯藏安全性不能保障。

“不同條件下綠茶貯藏期到底如何界定,必須有科學的標准﹔未來的茶葉加工裝備必須走向系列化、標准化,這個項目就是為了破解這些問題。”張正竹說。

和茶葉打了近30年的交道,張正竹覺得,這片小小的葉子,充滿著神奇的奧秘。他說,做科研的時間越長,反而感覺未知的東西越多,探索的步子不能慢下來。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4日 19 版)

(責編:王瑤、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