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拓寬增收門路 打開脫貧思路 期滿繼續幫扶

不舍金川嘎伍嶺——四川扶貧干部徐俊的幫扶故事

記者  顧仲陽
2019年06月04日08: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徐俊(右)幫助群眾挑選櫻桃,以便在網店上出售。
  邱文清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開設網店賣山貨,找到銷路助民增收﹔修建鋼筋混凝土大橋,拓寬14個盤山村道回頭彎﹔做好思想工作,使干部群眾煥發新面貌……

幾年間,作為四川省金川縣嘎伍嶺村第一書記,徐俊為村子干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事。兩年幫扶期滿后,他還主動留下,並動員妻子也來一起干。如今,嘎伍嶺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子也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6月的阿壩高原陽光灼熱,金川河谷兩岸綠意蔥蘢。從獨鬆鄉到嘎伍嶺村,山下河水湍急奔騰,盤山路不時連續回頭彎,不禁讓人心有惴惴。

這條路,跟徐俊很有緣分。徐俊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漢陽鎮副鎮長,2016年8月,作為眉山第四批對口幫扶金川工作組干部,他從青神騎摩托車到金川挂職縣脫貧攻堅辦。15個小時的路程,一身塵土,滿是疲憊。在嘎伍嶺鐵索橋頭,徐俊看看裡程表,正好520公裡,他不禁喊了一句:520(我愛你),嘎伍嶺!

不到半年時間,徐俊就跑遍了金川全縣52個貧困村。脫貧攻堅辦也算扶貧一線,但徐俊覺得,這還不是主戰場,主動要求駐村扑下身子干一場。兩年前,徐俊來到嘎伍嶺村擔任第一書記。

開網店賣山貨

老百姓鼓起錢袋子

初來乍到,騎摩托的徐俊,基本很少讓村干部帶路。他以這樣的方式逼自己盡快熟悉嘎伍嶺。兩個月時間,他就把村裡的145戶村民挨個走了個遍。群眾反映的大小事情,他都放在心上,及時想辦法盡力解決。

一社楊全貴的父親年輕時摔傷了腿,最近幾年一直癱瘓在床。徐俊找到殘聯爭取到一台輪椅,老人從此每天都可以出來轉悠。楊全貴滿是感動:“雖然老父親年前已經過世,但近兩年卻是他心情最好的一段日子。”由於和村民交流多,現在不少藏族群眾都聽得懂徐俊說的眉山話了。

徐俊給村裡帶來的最實惠的變化,還是為村裡的扶貧產業打開了局面。

村委會旁,百余畝花椒串串紫紅,300畝紅脆李挂滿枝頭。“去年才挂果就賣了一萬元,今年果子結得更好,應該能賺更多!”正在疏果修枝的藏族婦女吳顯香和兒媳王芳臉上滿是笑意。

在嘎伍嶺,更多的貧困群眾因為脫貧而露出久違的笑臉。“這主要得感謝徐書記抓產業有思路,理念新。”金川縣政協副主席李茂雲這樣評價。

嘎伍嶺上寶貝其實不少:鬆茸、高山土雞品質好,賣相也好。這些好東西如何才能走出大山,鼓起老百姓的“錢袋子”?在老家搞過電商的徐俊,設計開了家網店——“嘎伍嶺一家親”。網店新開張不久,就獲得了成都、重慶、杭州和北京等地客戶的青睞,土雞賣上了每斤38元的好價錢。2018年,村上300畝紅脆李初挂果,李子銷路不暢,徐俊通過電商找到了一個貴州老板,一次來車9萬多斤李子全部拉走,近20萬元揣進了村民的錢包。

除了錢包漸鼓,更多的變化陸續展現在嘎伍嶺村群眾的眼前。

村頭鐵索橋往下兩公裡的船頭灣,一座能供載重卡車通過的鋼筋混凝土大橋已經建成。74歲的貧困戶季雲海感嘆:“真是祖祖輩輩都想不到啊!”

改擴建200平方米的村級活動陣地﹔拓寬14個盤山村道回頭彎﹔人畜飲水工程延伸入戶……這些看得見的變化實實在在,還有一些不容易看見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巧用激勵手段

幫村民養成好習慣

思想工作,在脫貧攻堅中往往是最難做的。而徐俊沉得下身子,找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辦法。這也讓大家對他評價頗高。

嶺下二社的老李,因貧困戶認定和入戶路的事,意見很大。果然,第一次上門,徐俊就被轟了出來。

雖然碰了釘子,但徐俊沒有放棄,還是三番五次地上門。了解到老李有養殖生態牛的意願,徐俊悄悄出錢買了電子秤等小工具送到他家。老李很意外,也很感動。2018年春節,老李不僅邀請徐俊到家裡吃飯,還主動在年底支部組織生活會上對以往的不是做了自我批評:“一個外鄉人都這樣用心對我們,我還有什麼理由不支持他的工作呢?”

這幾天,嶺下二社的王英和嶺上一社的艾志麗心情真是“兩重天”,原因是兩家門口挂上了兩塊不同的牌子:一個是“最清潔”,一個只是“清潔”。

“牌子一對比,好像是說我不會持家,不會收拾。其實,只是因為我家房前屋后散養的雞較多,顯得較亂。”艾志麗覺得很沒面子,牌子挂上當天,她就把房子周圍打理得干干淨淨,把雞全部趕到紅脆李林地裡圈養起來。“下個月我一定要把這個牌牌換成‘最清潔’!”

“每月評比,給每家挂一個小牌牌,用這種激勵的方式,撬動了大家自己動手,村裡的人居環境大為改善。”徐俊高興地說。

錢袋子鼓起來,好習慣養起來,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也在發生喜人的變化。

中旬“農民夜校”培訓,月底黨群集中活動,是嘎伍嶺黨支部每月雷打不動的基本動作。剛給“農民夜校”上過一堂培訓課的獨鬆鄉人大主席孫國香發現,嘎伍嶺村的培訓課上,村干部穿白襯衣,黨員戴黨徽,普通群眾也都穿戴整齊。

徐俊說,就是希望以這樣一種儀式感,激發干部群眾那種陽光自信、積極向上的精氣神。

幫扶期滿繼續干

動員妻子一起幫扶

2018年8月,第四批對口幫扶工作兩年期滿,徐俊本可以隨工作組回眉山。想到嘎伍嶺還有幾戶貧困戶收入還沒達到脫貧標准,70余戶漏雨漏雪的房屋修繕剛啟動,電商銷售量仍待提高……思慮再三,徐俊決定申請繼續駐村兩年。“半途離開,一不放心,二不甘心。”

徐俊其實也面臨兩難:一邊是脫貧攻堅關鍵節點走不開,一邊是照顧妻兒的責任難舍。於是,他動員當高中教師的妻子陳丹帶上剛上小學的兒子一起幫扶。經常聽徐俊講藏區工作酸甜苦辣的妻子很理解也很支持,報名參加了眉山第五批對口幫扶金川工作組,支教金川中學。“這樣就能一家團圓,我也能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徐俊的想法很朴實。

看到徐俊兩年期滿后還堅持駐村,又開始像往常一樣奔波忙碌,村支書何照全為當初誤解這個“眼鏡書記”只是來鍍金的過客而感到羞愧,他由衷贊嘆:“徐書記是個真正想干事的人!”

村辦公室院壩上,幾十名盛裝的藏族群眾圍在一起,用歡樂的鍋庄舞和飽含深情的歌聲表達著他們對眉山幫扶工作組以及“眼鏡書記”的祝福和敬意。歌聲飄下嘎伍嶺,在嶺下的金川河谷回蕩。

從青神到金川,1000多裡的距離,1000多個日夜。如今,嘎伍嶺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子也成功摘掉了貧困帽,而徐俊又騎上摩托車,穿行在海拔3000多米的嘎伍嶺。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4日 08 版)

(責編:王瑤、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