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合力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
三年后,村村都能通快遞
收快遞、寄快遞,這已是不少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但在中國農村,仍有約3/4的村沒有農村電商配送站點,不少農民還未享受到寄遞服務。
為提升郵政業服務“三農”能力,日前,國家郵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出台《關於推進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2年,郵政服務鄉鄉有局所、建制村直通郵,快遞服務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
加大投資支持力度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介紹,《意見》既對現有的郵政業服務“三農”政策進行了集成、延續和發展,更著力突出新形勢下的政策創新。例如,為了綜合破解74.9%的村沒有農村電商配送站點這個突出問題,從加強郵政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意見》提出,要推動將縣域郵政業發展內容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村郵站納入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強化電子商務、便民服務、收寄投遞、自提服務等功能。
“農產品冷鏈物流能力不足和農村地區工業品流通效率低是制約郵政業進一步發揮雙向流通渠道作用的關鍵因素。”金京華說,為了提升冷鏈服務能力和農村投遞效率,《意見》提出,支持企業建立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快遞物流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布局建設無人機起降場地,打造無人機農村投遞示范區。
為保障農村郵政業基礎設施建設、冷鏈服務能力提升等任務順利推進,《意見》明確,中央基建投資要對農村和西部地區公益性、基礎性快遞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各地鄉村振興專項資金,要對農產品寄遞物流網絡、現代化冷鏈寄遞設施以及村級電商配送站點等建設給予支持。
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金京華指出,農產品寄遞是郵政業未來發展的一片藍海,潛力巨大,必須注重加強源頭治理,推動農產品寄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研究建立農產品綠色包裝補貼機制﹔支持社會資本探索設立快遞綠色包裝產業發展基金,促進農產品綠色包裝研發、生產和推廣使用。
在便民服務方面,金京華介紹,現在農村互聯網基本普及,正在積極推廣應用“互聯網+服務”,郵政具有遍布農村的網點優勢,可以作為公共平台銜接線上線下服務。目前各地已涌現出警郵合作、稅郵合作等許多成功案例。在總結已有經驗基礎上,《意見》提出,要深入參與“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縣鄉郵政網點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政務代理綜合服務平台。
金京華認為,有74%的郵政局所地處農村地區,在打造綜合服務平台、參與完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依托縣鄉郵政網點打造政務代理綜合服務平台,有利於提高郵政網絡資源利用效率,讓農民群眾辦事少跑腿,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金京華說。
金京華表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民致富是關鍵。許多農產品通過郵政寄遞渠道,既豐富了農產品市場、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也使很多鄉親嘗到了致富的甜頭。”
國家郵政局2016年啟動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工作,截至2018年,已培育出20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16個年業務量超500萬件的“快遞+”項目。
《意見》在夯實農村快遞物流體系、促進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延長農產品產業鏈、發揮郵政網絡優勢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實施農產品冷鏈建設工程,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快遞物流集散中心﹔實施“一地一品”示范工程,推廣“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加強農商互聯,開展農產品分等分級,發布農特產品寄遞服務標准﹔合理布局主題郵局,銷售手工藝品和農特產品﹔加強農民快遞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當地電商快遞致富帶頭人﹔在貧困地區優先加強郵政網點、危舊局所改造,推進郵政企業農村電商O2O 平台建設,助力貧困地區農特產品上行。
“這些舉措的落地,將促進農產品流通方式轉型,有效破解銷售難問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更好地發揮產業興農作用,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金京華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