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封山禁牧,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治沙致富兩不誤
核心閱讀
鹽池灘羊,肉嫩味鮮,好吃不膻。但是,在寧夏鹽池縣,過度放牧曾經導致草原生態惡化,風沙災害日益嚴重。為保護生態,鹽池實行封山禁牧,羊群全部進舍入圈,草原和林地等實行圍封,培育林草。
如今,“鹽池灘羊”暢銷全國,成為鹽池縣貧困群眾脫貧富民的“一號產業”,舊日的“沙漠縣城”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接連捧回“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縣”等榮譽。
鹽池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毛烏素沙漠南緣,地處陝甘寧蒙四省(區)七縣交界地帶。上世紀80年代初,全縣有75%的人口和耕地處在沙區。
曾幾何時,這裡是鼎鼎大名的“沙城”,“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跑,抬腳不見蹤,沙子漫地跑,沙丘比房高。”每次去鹽池,當地人總愛用過去和現在來作對比:“現在的鹽池,沙塵暴幾乎絕跡,山美水美草原美!”
早在本世紀初,鹽池就提出了生態立縣的目標,並率先實施封山禁牧工作。經過多年的抗沙與頑強植綠,鹽池縣已成為寧夏東部的一道生態屏障,闖出一條生態改善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環境不斷改善,旅游產品不斷豐富
驅車行駛在307國道,眼前的鹽池大草原處處生機盎然,滿目皆綠,藍天白雲。
多年來,鹽池縣先后實施了系列生態建設項目,助力生態重建、恢復和改善。
2015年,該縣出台了《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一圈一帶三區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著力構筑森林生態、林業產業、林業科技推廣、森林資源保護四大體系,重點實施防沙治沙、新一輪退耕還林、產業提升等十大工程,努力實現林業現代化、生態文明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截至目前,鹽池縣林木保存面積達到385萬畝,200多萬畝沙化土地全部披上綠裝,100畝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林木覆蓋度、植被覆蓋度分別達到31%和56.3%,年揚沙天氣由10年前的54次降低到現在的9次,先后被評為全國林業科技示范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
到鹽池,看古長城,感受歷史的魅力﹔看草原,領悟天地遼闊﹔如果只是在地上覺得不過癮,還能飛上高空一躍而下,從空中俯瞰——現在這裡是西北最好的跳傘基地之一。旅游產品的不斷豐富,背后是環境的不斷改善。
鹽州古城是鹽池著力打造的旅游景區,“在景區建設中,我們同步開展了生態修復與城市提升,以防沙治沙、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等為原則,開展生態修復。”鹽池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景區共圍欄封育4000畝,補綠、插綠500畝。”
防沙治沙綜合治理,打擊破壞林地違法犯罪
鹽池縣堅持上下聯動推進生態建設,縣黨委政府強力推動,部門鄉鎮聚力推進,探索出“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總體思路,形成草原禁牧與舍飼養殖、封沙育林與退牧還草、生物固沙與工程固沙、防沙治沙與沙產業開發、移民搬遷與遷出地生態恢復的“五個結合”治沙模式。
僅“十二五”期間,鹽池縣防沙治沙投工投勞20余萬人次,投入資金3.2億元,治理面積50余萬畝,建成防沙治沙綜合治理示范區12個。在生態脆弱區,先封育后治理,先灌草后改造﹔在重要節點和有水區域,一次規劃,分期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針對破壞林地、偷獵盜採等違法犯罪行為,鹽池精准出擊,施重拳予以整治。2018年,該縣組織開展了“春雷”專項打擊行動,重點打擊盜伐林木、濫伐林木、毀林開荒、非法樹木移植,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立行政案件87起、刑事案件2起,行政罰款1162.9萬余元。
不僅要發揮好政府的引導力量,還要充分調動起民間力量,一大批治沙模范人物涌現出來。
1980年,29歲的白春蘭和丈夫冒賢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進軍不毛之地,開始了30多年的治沙歷程。矢志播綠,橫心治沙。從那時起,白春蘭和丈夫每天從8公裡外的冒寨子村趕到一棵樹村,他們用手推車拉沙開路,平田整地,育苗種樹。
1986年,白春蘭在一棵樹村的沙丘上蓋了間小房子安下了家,結束了每天奔波往返16公裡的辛苦。每天清晨,夫婦倆刨沙、挖坑、栽樹,餓了啃幾口干糧,渴了喝幾捧涼水。
經過多年摸索,白春蘭創造了以草擋沙、以柳固沙、栽樹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走上了科學治沙之路。經過多年的治理,“一棵樹”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變成了“千棵樹”“萬棵樹”。
去年,鹽池縣被確定為灌木平茬試點縣。針對檸條、沙柳等灌木平茬利用機械要求高、加工成本較高等難題,鹽池結合中國農機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在鹽池的研究成果,探索出一系列技術標准和操作規范,改進了多種平茬機械。同時,以點帶面示范推廣,先行選定10個村開展檸條機械化採收試驗示范,並先后2次舉辦全區灌木平茬利用、機械演示現場會,有力帶動了全縣灌木平茬持續擴面。
羊群入圈,封山禁牧,生態經濟雙受益
夜色襲城,華燈初上,一盞盞灘羊造型的路燈照亮鹽池城區的夜空。
鹽池縣是寧夏唯一的牧區縣,全縣有天然草場面積835.4萬畝,灘羊產業也成為鹽池縣農民脫貧富民的主導產業。
回溯往昔,1978年,鹽池縣被國家畜牧總局列為畜牧業現代化綜合試驗基地縣,1979年,羊隻飼養量達54萬隻。此后20多年來,鹽池縣持續推廣“三高一快”養羊措施,使全縣各項畜牧業生產指標均有所提高。然而,過度放牧帶來草原生態環境極度惡化,風沙災害日益嚴重。
改變發生在2002年。這一年,鹽池在寧夏率先封山禁牧。這是一場改變傳統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千百年來都自由放牧的羊群全部進舍入圈飼養,草原和林地等實行圍封,培育林草,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復植被,保護生態。
2017年,鹽池灘羊飼養量達311.2萬隻,出欄184.7萬隻,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以上來自灘羊產業。“鹽池灘羊”暢銷全國。
“鹽池縣成立了灘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鹽池縣灘羊產業發展協會,實施並監督各企業訂單收購鹽池灘羊肉,與養殖戶簽訂灘羊養殖協議,並以高於市場同期價格10%收購鹽池灘羊肉。灘羊產業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對貧困群眾增收貢獻率達60%以上,成為貧困群眾脫貧富民的‘一號產業’。”鹽池縣農牧局局長曹軍說。
做好傳統灘羊產業的同時,鹽池縣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契機,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積極探索發展沙柳、檸條等灌木平茬加工燃料顆粒,充分利用其熱值高、灰分低、能效高等優勢,替代煤炭、油氣等化石燃料,目前已培育出1家重點企業,生物質燃料顆粒年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舊日的“沙漠縣城”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接連捧回“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全國綠化先進縣”等重要榮譽。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22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