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點贊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寶塔山下,“窮帽子”摘啦!
5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陝西延安洛川縣境內包茂高速公路盤道。 |
上圖為抗戰時期的延安城。 |
2019年5月7日,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天,在寶塔山和延河水的見証下,又一個重要時刻來臨——
陝西省政府當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兩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志著革命聖地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226萬老區人民從此告別絕對貧困。
對此,評論指出,陝西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今天,延安等4個市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從此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這既是延安發展史上的一次跨越,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老區人民追夢新時代的生動注腳。
網友“李躍國(一班七八)”留言表達欣喜的心情:“延水河畔歡歌笑語,寶塔山下脫貧換新顏!”網友“宇宙循環無限”留言說:“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將載入史冊,這見証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歷程!”
“黑面饃變白面饃,白面饃變頓頓肉!”
5月7日16時55分,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推出題為“喜訊!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的報道,這一新聞很快突破10萬+的閱讀量,眾多網友紛紛留言。來自網友“Judy”的留言簡潔明快:“延安繼續加油呀!”這條留言收獲了1600多個點贊。
“作為一名生在長在延安的‘90后’,我見証了延安二十幾年來的變化。”網友“Xiao jiao”的這句話,也收獲了一連串點贊。
延安,地處黃河中游。在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推送的報道裡,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趙溝門村村民楊秀峰說:“當時山上就沒有樹,風沙一刮起來就是黃塵飛滿天,人在二三十米都是一個看不見一個。”
中共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老區人民的脫貧之路,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2015年,在陝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我們要永遠珍惜、永遠銘記。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延安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如今,從白於山區到黃河沿岸,特色農業、文化旅游、電子商務……黃土高原的山山峁峁間,一幅幅決戰貧困的圖景徐徐鋪開。
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截至今年2月,延安全市共有69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清零”,7.07萬戶、19.5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7.62萬戶、20.52萬人,減少到今年2月的5526戶、10034人,貧困發生率由13.2%降至0.66%。
微博“延安日報”推送題為“延安脫貧,蘋果立功!”的文章指出:現如今,延安市13個區縣全部成為陝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全市蘋果種植面積達366.05萬畝,農民人均種植蘋果面積2.32畝,100多萬人從事蘋果產業。2018年產量289萬噸、產值128.7億元,果業收入佔到延安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南部縣農民收入的90%都來源於蘋果產業。
新華社客戶端開辟專題“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推出了《新“西行漫記”:“洋記者”眼中的革命聖地之變》《我們脫貧了》《鼓舞人生》等報道,在其中一則視頻中,慕名來到這裡的外籍記者鄒凱蒂,敲起腰鼓,走進窯洞,幫果農料理蘋果樹,見証和體驗了延安的脫貧攻堅之路。
對於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網友“康~”形象地留言說:“黑面饃變白面饃,白面饃變頓頓肉!”新華社客戶端網友留言說:“這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延安人民真是太值得慶祝了。”
“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甩掉了貧困!”
微信公眾號“新華社”推出的文章稱:延安,不僅是一座城,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如同永不熄滅的窯洞之火,照耀著脫貧攻堅戰的沖鋒方向。
偉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養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凝聚人心、戰勝困難、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近年來,黨史讀物《歷史的轉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一書熱銷起來,一年裡加印了3次。這本書的作者、延安大學教授譚虎娃說,今天的人們,仍舊渴望從黨的奮斗歷程中、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力量。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在脫貧攻堅戰的戰場上彌足珍貴。
“春天的延安,草木漸綠,生機盎然。延長縣黑家堡鎮瓦村貧困戶馮丹俊家的日子,也像這山川一樣生機勃勃。貧窮,對於馮丹俊來說,已經成為了歷史﹔對於延安市19.5萬個‘馮丹俊’來說,也成為了歷史。”這段生動的描述,來自微信公眾號“陝西發布”的題為《以延安精神向貧困宣戰》的報道。文章指出,延安,是延安精神的誕生地。延安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激勵著廣大扶貧干部為了貧困群眾能過上好日子而奮斗。
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發布題為《革命聖地延安告別絕對貧困,怎麼做到的?》報道指出,當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如今正在脫貧路上得到充分體現。4年來,各級財政的60多億元扶貧資金投入,困難群眾“起早貪黑奔小康”的內生動力,讓延安培育起以蘋果種植為代表的一批脫貧產業。
《陝西日報》發表文章《弘揚延安精神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陝西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全省上下以延安精神為指引,黨員干部奮勇當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貧困群眾自強不息,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網友“李瑾瑜”留言說:“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單是延安精神,更是中國人民的重要精神之一。”網友“李樹源”留言說:“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甩掉了貧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場上,延安精神始終照耀著前行的方向。在延安人身上,奮斗的勁頭從未消失。
“脫貧攻堅戰沒有鳴金收兵”
“‘大囤子圪堆小囤子滿,好日子賽過山丹花紅。’如今的延安人,雖然不愁吃不愁穿,但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仍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考題。”新華社客戶端推送的報道指出:“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延安人的脫貧攻堅戰沒有鳴金收兵。”
在這篇報道中,延安市委書記徐新榮說,扶貧力量隻能加強不能削弱,扶貧投入隻會增加不會減少。我們要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重整行裝再出發。
“我的奮斗還沒有結束。”南泥灣村老黨員侯秀珍現在每天還要下地干活。當年,侯秀珍唱著《南泥灣》嫁到這裡。幾十年來,她帶著全村婦女上山種樹、開溝挖塘。
《陝西日報》的文章指出:“成績喜人,值得欣慰,但是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扶貧任務依然艱巨。截至2018年底,全省還有貧困縣29個,貧困人口77.55萬人,其中深度貧困縣10個,貧困人口29.26萬人。當前,脫貧攻堅戰已到后半程,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任務仍然艱巨,工作難度更大。”
新華網發表評論《向著脫貧攻堅全勝再出發》稱,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不獲全勝絕不能鳴金收兵。放眼全國,在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我們要堅定必勝的信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准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如今的延安,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區人民信心十足,正為開創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奮斗。
網友“彩虹”留言說 :“希望所有老區人民都能早日脫貧。為延安點贊,為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網友“舞動”留言說:“隻有勤奮、實實在在的實干,沒有攻克不了的困難,幸福是奮斗得來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