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東縣志願支教教師袁輝——
幫山村孩子快樂成長(五四獎章獲得者)
“在山村支教靠的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骨子裡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幸福是我最大的收獲。”今年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袁輝(上圖,袁輝在給學生上課。資料圖片),這樣總結自己7年的志願支教經歷。
2012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姜家灣教學點來了位年輕人,他對教學點唯一的老師譚定才說,希望在這裡做支教志願者。
小伙子名叫袁輝,剛從南京大學畢業,放棄了城裡的工作機會,隻身前來。當時沒人想到,小伙子在巴東一待就是7年。
位於大山深處的巴東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姜家灣教學點離巴東縣城有2個小時的車程,共有27個孩子、兩個班,袁輝上午給一二年級教語文,下午給學前班教數學。“大多數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常年見不到父母,還有不少來自單親家庭。”袁輝利用周末走訪了每個孩子的家庭,去熟悉孩子們。
習慣了城市生活,這裡的支教生活很清苦——住處沒有自來水,入口的水得自己去對面山頭農戶家提﹔洗衣服靠接雨水,雨水放久了表面上會有黑色游虫……但袁輝想得很透徹:“每個人有自己的活法,這裡需要我,我也有自己的收獲,我要繼續待下去。”
2014年3月,袁輝來到白沙坪小學。除了每天在校內上6節課之外,他還教起了“一個人的課堂”。住在清太坪鎮青果山村的青青(化名),因患病無法到校上課。於是,袁輝主動無償為青青上門送教,十多公裡的山路,袁輝每周往返三趟,從未間斷。天氣好就騎摩托車去,摩托車騎壞了兩輛﹔遇到雨雪天氣隻能步行前往,曾經摔得渾身是泥。如今,青青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制作了許多手工藝品,在義拍會上拍出了好價格。“看到孩子越來越好,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袁輝說。
“幫助山村的孩子們健康成長、學得快樂、活得自信,是我的奮斗目標。”為此,袁輝改進教學方法,讓孩子們玩時放得開,學習時也能靜下心來長本領。袁輝摸索設計了融合情景劇元素的課堂教學模式,教授知識,也促使孩子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表達自己。講賈島的《劍客》,他找來玩具劍做道具,和學生們比表演,看誰更有劍客風范﹔他還帶領孩子們一起寫詩、寫鏡像字,由孩子們評選出最具特色的貼在教室牆上……
“學生始終是教育的中心。”袁輝說。除了教學,他還和孩子們一起踢球、談天、做游戲。“袁老師既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有學生這樣說。
在袁輝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在這裡支教的隊伍中來。南京大學向巴東派出研究生支教團﹔湖北記憶支教助學服務中心連續多年資助白沙坪小學數名家庭困難學童﹔中南財經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的學生組織來到姜家灣教學點和白沙坪小學,開展暑期支教或結對幫扶活動……
7年來,袁輝曾有許多機會離開山村,但他都放棄了。“這裡就是我的過去,我的現在,和我的將來。”袁輝說,會把支教一直做下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06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