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來超400名廣東援藏干部奔赴高原促發展

2019年04月10日08:58  來源:青海日報
 

4月8日,來自廣東等地的8名幼教專家啟程奔赴西藏林芝,為100名幼兒園青年教師開講,開啟2019年首期“粵藏同心幼教培訓工程”。

這項惠及全藏幼兒教師的培訓工程承載著廣東援藏干部的熱心、西藏群眾的期盼以及兩省區的深情。

多年來,一批批援藏干部,帶著黨的殷殷重托和全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以造福各族群眾和促進民族團結為己任,為西藏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恰逢全國援藏展覽館在廣東對口支援的魯朗國際旅游小鎮開館。援藏日記、登山杖、御寒大衣……各種展品見証著廣大援藏干部的辛勞付出。

廣東省對口援助林芝25年來,計劃內累計投入資金56.55億元,並派出八批431名援藏干部前赴后繼來到高原,盡心竭力促發展。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來到西藏林芝,尋找粵藏人民同心奔康的暖心故事。

產業造血助脫貧

AI智能控制燈光、窗帘,整潔干淨的衛浴間,柔軟舒適的大床……林芝市魯朗鎮的次仁卓瑪家庭旅館,升級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次仁卓瑪高興地對廣東省第八批援藏隊領隊、林芝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許典輝期盼著未來:“年收入不低於3萬元,吃上‘旅游飯’,舉家奔小康。”

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是廣東援藏的龍頭項目。廣東政府和相關企業6年投入30多億元,建立起藏式商業街、酒店,打造藏東南旅游勝地。如今,魯朗風光與附近的米堆冰川、易貢國家地質公園、南迦巴瓦峰、雅魯藏布大峽谷、巴鬆措等,構成一條世界級旅游精品線路。

廣東省第八批援藏隊副領隊、林芝市副市長、魯朗景區管委會主任黃細花說,發展生態旅游業,引導培訓農牧民群眾通過開辦餐飲、民宿參與旅游服務增加收入……如今,林芝正走出一條脫貧增收的新路,魯朗是最好的縮影。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這些年,廣東省第八批援藏隊大力引進援藏扶貧造血項目。林芝市技工學校、3D打印旅游產品、高原生態農牧主題公園、高原集裝箱恆溫養魚、有機肥加工廠、藏豬產業園等13個產業扶貧項目,總投資超1.95億元,有效促進發展。

廣東省第八批援藏隊領導班子成員、林芝市委副秘書長肖鋒說,近年來,林芝經濟社會發展迅猛,在西藏全區率先脫貧摘帽。

智力援藏育民智

自2016年4月起,廣東累計派出695名教師支援林芝市教育事業,其中,“組團式”援藏教師89人次、“萬名教師援藏計劃”20人,成為當地群眾交口稱贊的民心工程。

“我們建立了37對幫扶對子,促進援藏教師與本地教師融合。”廣東省援藏干部、林芝市教育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馮成志笑著談起一段關於“兩個融合”的浪漫故事:援藏女教師林文婕與藏族男老師索朗拉巴相識相知相愛,組成了家庭。藏族老師親切地稱呼林老師為“文婕公主”,成為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

在援藏教師帶領下,林芝一中、巴宜區中學、米林縣中學、工布江達縣中學實現了自治區省級課題“零突破”,教育質量大大提升。其中,2018年,巴宜區中學中考奪得全市藏文班第一名,內地西藏班上線人數36人,居全市之首﹔林芝一中2018年高考815名考生上線率達99.9%,創歷史新高。

精准扶智,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質教師隊伍。這些日子,馮成志很忙。除了堅持送教下鄉,他馬上要迎來2019年第一期“粵藏同心幼教培訓工程”西藏幼兒教師。

這項工程是粵藏共同實施的民心工程,旨在發揮廣東資源、教育、人才優勢,助推西藏自治區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目前已培訓18期,覆蓋西藏7個地市的幼兒教師1800多人。

如今,一支優質幼兒教師隊伍已漸漸成長起來,扎根雪域高原。

廣東“門巴”解民憂

說起廣東來的“白大褂”,林芝百姓體會深,當地醫生體會更深。

對群眾而言,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大專家的服務,少了奔波的煩惱﹔對當地醫生而言,家門口來了“高手”,有了提升的機會。

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的援藏專家黃曉忠,是西藏林芝市人民醫院心血管介入室的學科帶頭人,填補了林芝地區心臟導管手術的空白。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事情,因為西藏能進行心臟手術的醫院隻有一兩家,而且都集中在拉薩市區。

此前,工布江達縣一名50多歲的牧民,突發急性心肌梗塞,黃曉忠妙手打通閉塞血管,病人很快痊愈。這讓一旁的醫生次仁羅布感到驚訝,當場“拜師”。

連次仁羅布本人都沒想到,他的獨立手術“首秀”來得這麼快。前不久的一個深夜,波密縣一名中年患者被送來,典型急性心肌梗塞。黃曉忠正在拉薩進行學術交流。在請教老師並得到遠程指導后,次仁羅布獨自展開手術。

植入導絲,打開血管,植入支架,和老師遠程溝通……手術成功!師徒在視頻中揮手相慶。

如今,林芝能做心臟手術已不是什麼新聞。廣東第八批援藏醫療隊隊長、林芝市人民醫院院長李欣的幫扶理念很明確:人才就是生產力,要讓最好的老師帶出最好的學科。

林芝市人民醫院自2017年成功“創三甲”后,僅2018年醫院又開展新技術65項,填補了21個領域的空白。如今,該院急性心梗病人死亡率接近於零、孕產婦死亡率接近於零、重度燒傷患者的死亡率為零……

擔任林芝市衛健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的廣東援藏干部劉宗愛說,自2015年8月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廣東先后派出4批71名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為當地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帶來一場“革命”,解了民憂。

如今,雪域高原處處傳頌著廣東“門巴”(藏語,意為醫生)的故事。

(責編:姜虹羽(實習生)、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