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90后”農民返鄉種獼猴桃 畝產2萬元成“田狀元”

2019年01月14日08: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江西“90后”農民返鄉種獼猴桃 畝產2萬元成“田狀元”

臨近年關,在世界名山廬山山腳下,江西“90后”職業農民陳敏每天都守在果園裡,跟工人一起修剪紅心獼猴桃的樹枝。“今年雨水太多,病虫害傳播更容易,要抓緊把老枝減掉,然后再用石硫合劑對果樹進行殺菌滅菌。”

1990年出生的陳敏生長在江西廬山市海會鎮的一個農村家庭,2011年大學畢業后到浙江打拼。春節回鄉看到家鄉旅游業發展得不錯,但田地荒廢較多,農民收入薄弱,“不安現狀”的陳敏尋思著在家鄉干一番事業。

“我的父母做了一輩子農民,主要是種水稻、蔬菜,隻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陳敏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農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種田還要滿足老百姓對生活品質更高的向往,對健康、對營養的各種需求。”

正是這種變化讓陳敏看到了機遇,堅定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2014年底,在深入掌握了紅心獼猴桃的銷售市場、生長條件和家鄉自然環境后,陳敏辭職返鄉承包300多畝山地,種植紅心獼猴桃。

創業初期,陳敏跟家人一起開荒整地、選育良種、精心培育。

種植紅心獼猴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抹芽、疏花、授粉、疏果、套袋、採摘、修剪、綁枝、清園,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每道工序陳敏都親力親為。獼猴桃的生長主要是春、夏兩個季節,每到這個時候,他都格外細心。

“堅持每隔一天巡視一遍整個園區的每一棵樹,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生長中出現的問題。”陳敏告訴記者,遇到不懂的問題,先查閱專業書籍,然后再跟獼猴桃專家和同行請教交流。

為豐富基地品種,陳敏還種了茶葉、油茶、苗木。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陳敏的基地初見規模,獼猴桃開始挂果成熟。2018年僅30畝獼猴桃一項產值就達60萬元(人民幣,下同),純收入45萬元。由於基地畝產值比傳統農業增長了十倍,陳敏成為遠近聞名的“田狀元”。

“傳統的農業產值非常有限,一畝田地不超過2000元的產值,改種紅心獼猴桃畝產值輕易破萬元﹔結合旅游資源來做,可突破2萬元。”

陳敏種田打破中國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模式,他利用社會資源來為他的事業服務,通過互聯網把獼猴桃賣出了江西賣向了全國,通過發展旅游農業把基地變成旅游景點。

從事農業,陳敏找到了人生的奮斗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可以利用的資源太多了,我們年輕人在接受新知識運用新技術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從事農業大有可為。”

2019年,陳敏打算對基地進行升級改造,在果園裡增加澆灌設備,實現水肥一體化﹔應用新技術,增加獼猴桃高拉牽引架型,改善獼猴桃的光照條件。

令陳敏欣喜的是,現在他的身邊已經有一批老一輩農業人看到新型農業帶來的變化,在幾畝幾十畝的土地上進行嘗試,引進現代化農業設備。

“現在人工成本比較高,倒逼農業進行產業升級,倒逼老農人進行技術革新,這是一個好的現象,相信不久的將來周邊將會成為一個新型農業產業基地。”陳敏說道。

(責編:蔣琪、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