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轉“村官”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日子

章文

2018年12月04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軍官轉“村官”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好日子

2005年,他放棄師級軍官身份,從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崗位上退下來,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工作。懷揣著讓老百姓過上更好日子的夢想,他勇於創業,破解農村改革發展的“痛點”,帶領永聯村獲得“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他就是2018年“最美退役軍人”吳惠芳。

在吳惠芳的辦公室裡,挂著一幅永聯村地圖,村裡的每一條路、每一條溝、每一個廠房,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張地圖凝聚著他的心血,也是他當好村官的“好幫手”。

2005年,轉業回村的吳惠芳成為帶領農村發展的“新兵”,如何才能打開局面?他心裡很忐忑。那時的永聯村,已在他的父親——老書記吳棟材的帶領下,實現了從江邊荒村向蘇南富裕村庄的轉變,正邁入引領新農村建設的新階段。

對於吳惠芳而言,從部隊回到農村,從軍官變成村官,變的是角色和崗位,不變的是一位共產黨員造福群眾的使命擔當和為民謀福的情懷信念。

2006年,永聯村啟動現代化新永聯建設。憑借長期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扎實的走訪調研,吳惠芳主導制定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永聯的決議》,啟動現代化新永聯建設,系統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准,即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就業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收入方式多樣化,全面推進永聯新農村建設。2013年,吳惠芳又提出“四美”標准,從產業美、生活美、生態美、素質美等四個方面全面推進永聯村美麗鄉村建設。

現在的永聯村,經濟實力在全國村庄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庄、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永聯村作為中國唯一的農村代表登台展示。

步入永聯村的永合社區服務中心,勞動保障、民事調解等窗口前的人絡繹不絕。“村民們現在辦事方便多了,多虧了吳書記的爭取。”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在棟告訴記者,2006年,吳惠芳和村黨委爭取到了張家港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的指標,建設了佔地600多畝的農民集中區“永聯小鎮”,還配套建起農貿市場、醫院、商業街、學校等設施。

然而,吳惠芳很快意識到,僅依靠村委會進行現代社區治理,是管不了、管不好的,必須把公共管理和服務引進到村裡。在他的積極爭取下,社會管理協調小組於2009年在永聯村成立,公安、城管、衛生、工商等執法機構和人員進駐永聯村。

如今,吳惠芳帶領永聯村探索出一套與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鄉村治理模式:村民既能在社區享受政治、文化、公共服務等權利,又能在經濟合作社享受集體經濟帶來的收益。2017年,永聯村經濟合作社社員年人均福利分紅近1萬元,年人均純收入達4.58萬元。

“社會主義新農村既要生活美,也要素質美。”為了提升村民素質,吳惠芳倡導大家愛心互助,在村裡發展社會組織,招募志願者。幾年下來,永聯村已有3000多名注冊志願者。“現在誰家有困難,鄰裡都會去搭把手。”永聯村黨委副書記陳華斌說。

“隻要是對村民有利的事情,就要堅定地去做。”轉業13年,從部隊師級軍官轉身為蘇南村庄“村官”,吳惠芳用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在永聯村這片熱土上把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一步步變為現實。

(本報記者 章文)

(責編:蔣琪、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