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全方位感受大數據應用 家門口享受大醫院服務

未來三年,就醫體驗這樣升級

本報記者  劉  峣
2018年11月13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超聲科醫生介紹甲狀腺超聲影像智能診斷系統。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未來3年,患者的就醫體驗將有怎樣的新改善?一份針對醫療機構的“考卷”透露了答案。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考核指標》。其中,對於醫療機構的考核共涉及14個考核項和39個具體指標,醫聯體的強化、遠程醫療的服務、大數據及智能技術的應用成為改善醫療服務的新亮點。

  突出應用新理念、新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是新三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主要特點。在考核指標中,智慧醫院的比重達到14%,大數據利用、智能技術及可穿戴設備使用情況等都是新增的考察內容。

  比如,醫院裡有沒有智能導醫分診服務?有沒有智能醫學影像識別、患者生命體征集中監測、可穿戴設備遠程監測和指導?有沒有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開展醫療質量控制、規范診療行為、評估合理用藥、優化服務流程、調配醫療資源醫療服務?這些都是醫療機構必須實現的目標。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智慧醫院的建立,將為患者的就醫及治療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健康管理方面,通過可穿戴設備、基因檢測等技術獲取的數據,可以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預測﹔在醫療智能化方面,通過在線問診、遠程醫療等技術連接各級醫院,能夠實現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助力分級診療的實現。

  專家表示,未來大數據及智能技術將涵蓋從診斷治療、醫療體系、臨床研發等諸多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說,大數據的應用,醫療記錄、健康監測數據的積累規范以及跨流程、多專科整合,使人們能夠全面了解醫療過程所發生的各個細節。

  讓大醫院走出“圍牆”,向基層衛生機構提供藥學服務、遠程醫療和護理延伸服務,同樣是醫療機構的必答題。

  考核指標中提出,要為基層醫療機構或者患者提供遠程服務,如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提供基層衛生機構護理服務延伸服務,如老年護理、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慢病管理的護理指導或培訓進修等。

  據了解,與過去改善醫療服務行動主要集中在大醫院不同,新三年的改善行動將聚焦醫聯體。醫聯體牽頭醫院要建立遠程醫療中心,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擴大遠程醫療服務范圍。這意味著,更多的患者能夠在家門口獲得上級醫院診療服務。

  此外,醫務社工崗位的設立,也將為醫患溝通提供便利。醫務社工將向患者提供診療、生活、法務、援助等患者支撐服務。有條件的三級醫院還可以設立醫務社工部門,配備專職醫務社工,開通患者服務呼叫中心,統籌協調解決患者相關需求。醫療機構大力推行志願者服務,鼓勵醫務人員、醫學生、有愛心的社會人士等,經過培訓后為患者提供志願者服務。

(責編:蔣琪、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