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讓千年瓷都面目一新

景德鎮多措並舉提升城市品質

張  怡
2018年11月13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江西景德鎮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資料圖片

  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景德鎮,是享譽世界的千年瓷都,有著2000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創造了“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繁榮景象。但在發展過程中,景德鎮和全國很多老工業城市一樣,面臨著資源枯竭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困局,“臟、亂、差”一度成為景德鎮的代名詞,嚴重影響了這座城市的美譽度。

  2015年10月,景德鎮全城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行動,打了一套環境綜合整治“組合拳”,組織了一場“臟、亂、差”殲滅戰,城市硬環境得到更新,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特色風貌進一步優化。如今,景德鎮在繼續“塑形”的基礎上,努力“鑄魂”——鑄好文化之魂、文明之魂、產業之魂、民生之魂,推動景德鎮從建設到管理、從形象到功能、從“面子”到“裡子”,都實現巨大變化。

      

  綠色資產變成生態紅利

  時至深秋,江西景德鎮層林盡染。修葺一新的國家森林公園內,斑斕的色彩將這座佔地面積達1050畝的森林公園點綴得美不勝收。徜徉其間,頭頂是參天大樹、腳下是蘭花三七,漸黃的楓葉落滿整齊的草坪……在這裡,游人流連忘返。

  一年多以前,這裡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一所醫院的住院部、一家停產已久的牛奶廠、一座廢棄多年的游樂場及棚戶區,生活垃圾成堆、水體惡臭不堪,內部真實環境和森林公園的名頭有著天壤之別……

  按照“生態修復”的工作思路,該市首先將公園內的單位和棚戶居民遷出,再通過整體打造,充分利用公園內既有的丘陵地勢和古樹分布,按照“路隨樹走”的理念設計步道,增加疊水、溪流等園林景觀,恢復被侵佔破壞的山體,一座位於城市中央、開放共享的天然氧吧受到市民喜愛。

  近日,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的昌南湖濕地公園,成了候鳥遷徙的一處驛站,南歸的候鳥成群結隊地聚集在這裡小憩。每天清晨,淡淡的水汽彌漫在水面上,一隻隻美麗的小鳥成群結隊出來覓食,構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昌南湖濕地公園在兩年前還是一片位於城鄉接合部的棚戶區,私搭亂建現象嚴重,群眾生活環境惡劣,治安防控壓力大。經過一年多綜合整治,十年九澇的棚戶區整體搬遷。通過建設翻板閘抬高水面,面積達千畝的珍貴湖面躍然而出。再通過陸地綠化、水生物種植、景觀道路建設、山體修復等一系列生態修復手段,生態海綿系統正在這片區域逐步形成。

  這類還綠於民、還景於民的生態修復項目將景德鎮的綠色資產真正變成了百姓的生態紅利。優美的生態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齊全的配套設施獲得了群眾發自內心的點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統計,自“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開始,景德鎮修復山體11處,整治修復河道水系48公裡,改造建設了10個城市公園,新增城市綠地100多萬平方米,打造了30個便民休閑的小游園和綠島,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5.4%,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為97%。去年,景德鎮空氣質量監測有效天數362天,其中優良天數331天,優良率高達91.4%,列全江西省第一。

  群眾生活更加方便舒心

  作為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原真性和可持續性,成為了景德鎮在城市修補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陶溪川文創街區佔地197畝,前身是宇宙瓷廠。上世紀90年代,該廠逐步走入改制、破產的境地。

  為搶救這一寶貴的陶瓷工業遺存,陶溪川一期項目以原宇宙瓷廠為核心啟動區,遵循“廠房改造、文化塑造、功能再造、環境營造”的理念,對廠內22棟風格各異的老廠房、工業建筑,以及煤燒圓窯、隧道窯等工業設施進行搶救性修繕,建設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和美術館、陶瓷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2017年11月,該項目成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創新獎。

  像陶溪川一樣,這種能夠留住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的城市修補案例,在景德鎮比比皆是。入選國家第二批“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以來,景德鎮一方面原汁原味地保護老城的風貌風格、文化肌理,另一方面堅持修舊如舊、建新創新。在全面保護的基礎上,景德鎮大力加強老城區基礎設施等配套項目建設,本著“整潔、整齊、整治”的原則,按照“路平、水通、燈亮、線齊、牆美”的要求,使老城保護和民生改善相得益彰。

  “昔日蟠龍崗,名字叫得震天響。天晴吃灰土,落雨泡泥湯,亂搭建,亂擺攤,出門心裡堵得慌﹔如今蟠龍崗,名字叫得震天響。路平心也寬,花開眼前亮。小廣場,文化牆,城市雙修都在忙。”這是如今流傳在景德鎮市昌江區西郊街道蟠龍崗社區的一首“打油詩”,由居民自發創作,並在廣大居民中廣為傳播。

  近兩年來,景德鎮重點打造了30個“步行15分鐘”便民服務圈,完成了背街小巷改造239條,有序有效推進農貿市場、停車場等城市配套項目248個,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34條57公裡,投資30億元、總裡程30多公裡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基本完成。

  彰顯國際瓷都形象氣質

  讓城市環境更美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目的在於通過城市自然生態和功能的改善,進一步優化城市的文化生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的轉型發展道路。出於這一理念,景德鎮緊緊抓住入選國家第二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的歷史機遇,走出了一條產業、城市、民生、生態各領域全面轉型的發展之路。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永續發展的動力之源。景德鎮的陶瓷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魅力獨特,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文化符號,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品牌價值。景德鎮對老街區、老廠區、老裡弄和老窯址等實施立體控制和保護,原汁原味地再現了陶瓷文化遺跡、御窯文化遺址和陶瓷工業遺存。

  如今的景德鎮,轉型發展亮點頻現:陶溪川文創街區列入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在法國戛納舉行的未來建筑獎頒獎典禮上獲“最佳文化建筑獎”,3萬多名“景漂”藝術家和1500余名“景歸”人才形成了獨特的“景漂景歸”現象……昔日的“草鞋碼頭”逐漸展現出國際瓷都應有的城市形象和內在氣質。

  下一步,景德鎮將以創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為主抓手,加大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力度,推進文化創新發展,擴大文化交流合作,使城市文化遺產、城市生活、城市空間與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相得益彰,在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實現城市轉型發展。


 

(責編:蔣琪、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