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匯聚社會力量激發鄉村動能

2018年08月29日08:18  來源:農民日報
 

8月底,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良田村,處於孕穗期的晚稻長勢正好。而在以前,良田村的稻田並不全是“良田”,還有700多畝荒地,郴州市民吳小京下鄉后,硬是將荒地變成了良田,大部分用來制種,一小部分用來種稻。

在本來不適合種植天麻的嶺南山區,能人陳紅芝回到家鄉,她決定改不了氣候改品種,歷經十幾次試驗,終於用新技術成功研發出適宜當地氣候的新品種,帶動1300多戶農戶脫貧致富。

面對幾乎被挖煤挖空的村庄,劉賢玉毅然轉型,由“地下挖煤”到“地上生金”,投入2000多萬元種植8000多畝臍橙,讓黑色的山村重新披上了滿眼的綠色。

一個市民下鄉,帶來了當地興起制種一個新產業。

一個能人回鄉,帶會了家鄉農戶掌握一項新技術。

一個企業興鄉,帶動了一個村庄發展一種新經濟。

在新時代新農村,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這項從去年8月開展、被稱為“新三下鄉”產業振興工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能。

農業新動能靠誰來培育?在郴州市副市長陳榮偉看來,歸根結底要靠市場主體、要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為產業振興服務,而“市民下鄉”中的部分市民既是消費者、又成為投資者,是鄉村振興中一類新型市場主體﹔而“能人回鄉”中的能人和“企業興鄉”中的企業都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此,“新三下鄉”中的三類人群都是農業新動能的培育者、推動者,從而匯聚全社會力量,去建設鄉村、振興鄉村。

市民下鄉,人才進村,“種庄稼”與“種風景”農旅結合,用新業態激發鄉村旅游新活力

土地是農村最大的資源,房屋是農民最大的資產。然而,隨著郴州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不少土地、農房“閑”在了農村。

蘇仙區良田鎮有8000多人在鎮上從事水泥行業,在家務農的青壯年極少。該鎮良田村700多畝地曾因流轉出去種煙草“黃”了,地也荒了。吳小京找到這些地的時候,地裡的野草比他近一米八的個頭還高。

拿什麼讓荒地變良田?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在郴州市種子公司當過副總經理的吳小京熟悉農業、擅長制種,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是郴州市高精尖農業人才。因此大學學農、工作不離農,如今下鄉為農的吳小京底氣十足。在他看來,現代農業要走生態高效的路子,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高效從何而來?由於種水稻有季節性,吳小京走的是“種養結合,農旅融合”的路子:用適度養殖來彌補水稻生產的季節性。

同時,種植葡萄,吸引游客體驗採摘、經營農庄,讓游客享受鄉村野味。而種水稻,吳小京選擇早中稻制種搭配優質富硒晚稻,在當地率先規模培育制種產業,效益較傳統種植翻番。

蘇仙區棲鳳渡鎮河頭村過去是個偏僻閉塞的小山村,村民除了種水稻,沒啥好門路,而現在,村民既種了庄稼又“種”了風景,河頭村從名不見經傳的山村變成了人氣火爆的景區。

“我們村面朝碧水、背靠青山、綠樹環繞,自然風光很美。但是過去,我們認為風景不能當飯吃,守著青山受窮。”村民李述釵告訴記者,多虧了郴州市民曹顯鴻進村創辦“蓮山庄園”。

人才貴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曹顯鴻在郴州被譽為“善於謀事、敢於干事、能夠做事、做得成事”的人。曹顯鴻既是郴州市民,也是定居郴州城區的第三代台胞。特殊的身份,讓他在台灣風情現代農業產業與本土鄉村休閑旅游的結合上做起了文章。在河頭村流轉2000余畝土地,引進了台灣的生態科學種養技術,發展生態農業,在庄園內厚植台灣生態農業與精致農業元素,並將台灣少數民族飲食、歌舞、傳統文化融入庄園。

“今年120畝稻田裡,我們用紫米種出了一隻展翅高飛的鳳凰,整個稻田就像一座公園,吸引了無數游客。說是公園,又不僅僅是公園,新品種在這裡‘生根發芽’、新技術在這裡示范推廣,綠色種植的觀念在這裡深入人心。”曹顯鴻告訴記者,目前,庄園集賣理念、賣品牌、賣生產、賣生活等於一體,農民對現代農業釋放的巨大能量耳目一新。庄園帶動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兩萬多元。

把公園種進村裡,鑲進田裡﹔讓鄉愁寄在山中,映在水中。河口村成為了城裡人心生向往的故鄉。一到節假日,游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蓮山庄園自建客房已是供不應求,庄園又引導農戶將閑置農房改造成民宿,為農戶出資設計、運營管理,與農戶共享收益。

“市民下鄉,其深層的變化在於各類人才回歸鄉村,不到一年吸引916名市民下鄉參與辦民宿等各類鄉村建設,上演了一幕幕‘鳳還巢’的大戲。”郴州市農委主任李建軍認為,城裡人有田園夢想,農村人有致富期待。“鳳還巢”以后,市民幫助農民改變了原有傳統農業的“低產”屬性、拓展了農業的產業鏈條、推動了城鄉統籌,對接了城鄉居民的夢想和期待,帶動了增產性增收,為農民增加收入3.68億元。

能人回鄉,技術進村,“做產品”和“做技術”農技結合,用新技術提振產業扶貧新動力

陳紅芝曾經最大的願望是跳出“農門”,上世紀80年代初期,年輕氣盛的她便開啟了“下海”生涯。

商場闖蕩多年的她在資金上已有所積累,可回到生養她的村裡,村民的日子卻起色不大。望著四周的荒山,振興家鄉的使命感讓陳紅芝做了一個決定:回村創辦企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學技術、在村裡就業。

市場調研后,陳紅芝前往湖北學習天麻種植技術。然而,第一年上山試種,由於品種原因且遇到大旱天,陳紅芝虧了60萬元。很多人勸她,嶺南山區不適合種天麻。而不服輸的她意識到,郴州嶺南山區,正是貧困人口聚集、貧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如果找到了合適的品種,讓天麻在這裡生根發芽,老百姓脫貧就有指望。

經歷了“烏紅雜交”“烏綠雜交”等十幾個品種雜交試驗,跑了郴州市高山地區,做了“緩坡陡坡”“陰坡陽坡”“喬木灌木”等十幾次試驗,陳紅芝終於在海拔600米-1300米高山地區成功研發出適宜郴州氣候的“紅綠天麻雜交品種”,這一技術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她還把人工授粉技術毫不保留地教給農戶,農戶自己制種由此每斤省下了30-40元的購種成本。

山上種天麻,山下種蘑菇。天麻栽培技術獲得成功后,陳紅芝又引進菇類種植,其研發的“食用菌栽培料滅菌方法”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公司與1300多位農戶跟著她種天麻、養菇,其中貧困戶326戶。今年35歲的唐丁香夫婦,在公司學會了菌菇種植技術,以技術入股,不僅能拿到6萬元/年的工資,還能得到10萬元分紅,日子越過越紅火。

郴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肖正科表示,能人回鄉不僅“自己”回來了,還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技術、管理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市能人回鄉1605人,創辦實體1127個,帶動了經營性增收,增加農民收入5.15億元。

企業興鄉,資本進村,冷資源和熱資本“農資結合”,用新模式釋放綠色農業新潛力

嘉禾縣因“神農在此試種禾苗稻谷”而得名,享有“一粒米,養育天下人”之美譽。稻谷,對於嘉禾人而言,更有一種特別的情愫。

帶著對稻谷的情懷,鄭小兵和妻子在嘉禾縣創辦了佳和米業有限公司,帶著農戶種植、加工、銷售稻谷。種植基地設在哪裡?鄭小兵選址在廣發鎮鄒山村、大塘村等地,鄒山村、大塘村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但由於受資金所限,農戶大都傳統耕作、無法規模種植。鄭小兵的公司和大戶合作,帶動百余萬元資金流向鄒山村等鄉村。今年,鄉村振興讓鄭小兵更加振奮,僅在鄒山村等地就增加了300畝流轉面積,目前,公司自有優質稻示范基地達到2300余畝。

資金“喊渴”問題解決了,水稻“吃的、喝的”元素就好多了。

為確保稻谷品質,基地稻谷“吃”的是自制有機肥、“喝”的是天然地下水,全程採用標准化生產、實施統防統治,生產的“禾倉香”系列大米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証為“綠色食品”,產品遠銷北京、廣州等地。

給水稻減藥減肥,帶來的是增收增效。公司通過訂單的方式,在多個鄉鎮建立優質稻種植示范基地3.98萬畝,帶動農戶6830戶,以高出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僅此一項,每年促進農戶增收600多萬元。

山頭綠、流水清、村庄美,在郴州“五嶺”之一的騎田嶺下,滿眼的蒼翠讓人沉醉,宜章縣梅田鎮上寮村就掩映在這片綠色美景之中。

然而,記者不曾想到,幾年前,上寮村還是一個“黑不溜秋”、灰頭土臉的村庄。宜章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3成多煤炭出自梅田鎮,而上寮村又是梅田鎮的重點產煤區。因為村庄地下到處是煤,非法小煤窯也曾遍地開花,全村3400多名村民中逾7成的人挖過煤,重重黑色籠罩整個村庄。

村民逐漸意識到,金山銀山都會挖空,隻有讓金山銀山披上綠裝,才能造福子孫后代。於是,上寮村確立了“由地下變地上,由黑色變綠色,由短期效益變為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協助政府關閉小煤窯170多家。同時,經過專家論証后,因地制宜發展“綠金”產業——首選便是種臍橙。

誰來領頭?曾經開過煤礦、身家千萬的劉賢玉將2000多萬元“熱資本”砸向了綠色產業,成立了湖南五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引導村民通過土地入股,由村委會出面和村裡首批85戶村民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把85戶村民的1.1萬畝山地“返租倒包”。化零為整的山地集約到生態公司,公司集中開發臍橙、茶葉、生豬養殖等綠色產業。於是,從地下“黑色經濟”轉戰地上“綠色產業”,上寮村通過轉型邁開了二次創業的步伐,昔日黑乎乎的污水煤山變成了流金淌銀的綠色青山。

“過去搞煤礦,一年掙10多萬元,家人天天心驚膽戰,現在種臍橙一年收入近20萬元,安全又安心。”村民黃玉先笑著說。黃玉先是“企業興鄉”的受益者之一,該市目前68人下鄉創辦了125個經濟實體,投入資金15.92億元,帶動了工資性增收,為農民增加收入達5.98億元。       

(責編:白純歌(實習生)、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