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閩寧:改寫“苦瘠”的歷史記憶

2018年08月24日08:41  來源:中國青年網
 

130多年前,陝甘總督左宗棠曾上書清廷,稱隴中“苦瘠甲於天下”。奏疏中的“隴中”包含了現在以定西為代表的甘肅中部和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被稱“赤地千裡,十室九空”。因當地山大溝深、氣候干旱、土地貧瘠,直至1972年,“西海固”仍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

為了徹底挖掉“窮根”,1983年,中國將定西和西海固列為“三西”(甘肅河西、定西和寧夏西海固)扶貧開發區域之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氣勢向干旱和貧困宣戰,首開中國乃至人類歷史上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的先河。時至今日,寧夏貧困人口累計減少330萬,這個數字近全區總人口的一半。

貧苦面貌發生巨大改變的背后,是種種扶貧舉措的實施。其中超百萬人的移民搬遷令人矚目。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先后組織實施了吊庄移民、扶貧揚黃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十二五”生態移民工程等,已有110多萬人搬出了不適宜居住、難以發展的地方。

黃河從永寧縣穿境而過,移民群眾帶著對新生活的憧憬與信念,走出大山,來到平原。閩寧鎮就是一處因移民而出現的美麗城鎮。

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親自帶隊考察后,決定在這裡建設一個移民示范區。自此,從福建到寧夏,跨越2000多公裡,攜手合作拉開了閩寧對口協作的大幕。兩省區從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對此地給予了持續的無私援助和傾情幫扶,歷時近20年后,如今當地農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長20多倍,成為寧夏最大的移民區。

從隆德縣到閩寧鎮,張彩霞一家就經歷了這樣的巨變。

“過去吃水要走20多分鐘去溝底挑”“老家在山裡,到縣城有40多公裡……”張彩霞今年55歲,她的老家在固原市隆德縣,是國家重點扶貧縣。據她回憶,自己是縣裡最早一批搬到閩寧鎮的人。

“一開始也舍不得離開,可看了移民新村以后,條件都挺好,門口還能做生意,交通也方便。”回憶過去,張彩霞說,老家的房子地處深山,遇上雨天,外面下大雨,家裡下小雨,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為了生計,他們長年外出打工,有時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2012年,隨著生態移民工程的開展,張彩霞一家從隆德縣搬到了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

搬遷之后,他們住進了沿街的一座宅院,家裡開起了肉鋪,生意還不錯,月入3000多元。加上丈夫在附近的光伏企業打工,兩口子年收入有6萬余元。眼瞅日子一天天變好,張彩霞又申請了扶貧貸款,增蓋了房子,當年底就還清了貸款。

“搬到這兒后,每天都能回家了。”張彩霞說,如今看來,從山上搬下來太值了,就是搬得有點晚了,該早搬10年。

搬遷至今已6年有余,張彩霞一家的好日子也成為閩寧鎮農民勤勞致富的縮影。

如今,閩寧鎮的百姓不再靠天吃飯,鎮上發展起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光伏產業、旅游產業、勞務產業等五大產業。農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通過流轉土地搞養殖、到企業或旅游點打工等方式,逐步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以養殖產業為例,當地政府採取“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合作模式,由托管企業與閩寧鎮7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肉牛托管養殖分紅協議。永寧縣政府貼息協助托管企業貸款,為托管企業注入托管本金8000元/頭牛﹔由縣政府投入擔保資金,貧困托管戶委托投管企業從銀行取得與托管肉牛數量相應的貸款作為托管本金,利息由政府承擔。

這樣一來,每頭牛隻需貧困戶出資2000元,托管企業可為每戶貧困戶托管肉牛4頭。企業按照每年2000元/頭牛的協議約定向貧困戶發放分紅資金,每戶貧困戶可享受年總分紅8000元。項目托管期為3年。

如此,企業獲得政府配套的資金、土地等政策支持,貧困戶也跟著受益。目前全鎮153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托管3074頭牛。除此之外,牛場還帶動附近55名村民就業,他們平均每月收入3500元。

據了解,目前養牛場第一輪的3年分紅已結束,每年每頭牛給貧困戶帶來分紅2000元。“2017年銷售額1.2億元,利潤3000余萬元,分紅618萬元。”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農戶可以繼續托管自家的牛,參與第二輪分紅,但是分紅會有所減少。

對此,閩寧鎮黨委書記張文進一步解釋,把貧困戶扶起來,政府是助推引導,逐步放手,關鍵還得靠自己。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人們自發或由政府組織移民陸續遷至閩寧鎮,如今人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大家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希望,這對寧夏全區脫貧攻堅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寧夏扶貧辦副主任米超說。

據了解,作為一個純移民建制鎮,閩寧鎮因扶貧而生,為脫貧而建,自誕生之日起,其血脈基因裡就植入脫貧致富的希望。經過20年的開發建設,原來不到8000人的“閩寧村”已變為常住居民超過6萬人的“閩寧鎮”,全鎮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遷之初的不足500元躍升到2017年的12341元。

(責編:白純歌(實習生)、張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