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田中有城鎮 城中有田園

——華僑城在四川打造接軌國際的新型城鎮化樣本

林  含  秋  岩
2018年07月18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法農業科技園核心區域整體鳥瞰效果圖。
  資料圖片

  7月6日,中法農業科技園在四川省眉山市舉行啟動儀式,標志著規劃佔地面積18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的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實現年游客量近1000萬人次,每年可帶來稅收逾億元,解決就業約1萬人。

  作為四川省委、省政府推動的對法友城重點合作項目,中法農業科技園是華僑城集團牽手法國農業、康養、旅游領域的重點企業——歐倍歐集團打造的國際特色小鎮,也是華僑城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戰略,以“文化+旅游+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繼安仁古鎮、黃龍溪古鎮、洛帶古鎮等項目后,在四川布局的又一新型城鎮化項目。項目依托法國先進的農業科技,引入國際優勢品牌資源,以農促產、以產興鎮,凝練兩國文化精髓,打造創新產業引擎,構建友好往來平台,全面推動生態農業、全域旅游、國際康養、品牌文創、法國特色商業等各項產業發展。

  

  接軌國際

  提升文化生態價值

  中法農業科技園位於四川省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北接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西臨錦江文化生態帶、東靠彭祖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毗鄰歷史文化名鎮黃龍溪古鎮、江口古鎮。

  在啟動儀式現場,中法農業科技園簽約了多個國際項目:與法國東部大區阿爾薩斯大區農業委員會及阿爾薩斯農業科技創新公司開展緊密合作關系﹔與國際美妝品牌歐萊雅集團交換合作聲明文本﹔與法國鮮花小鎮貝凱姆小鎮、法國最美小鎮之一的艾吉斯鎮以及法國藝術小鎮聖波爾德旺斯鎮締結為友好小鎮﹔引入普羅旺斯薰衣草博物館、費爾城堡酒店米其林餐廳、卡丹葡萄酒庄園等跨界資源,共同推進兩地旅游、文化交流活動。系列合作文本的簽訂,意味著中法農業科技園將充分整合法國及國際一線品牌優勢,促進本地文化消費升級,打造接軌國際、獨具文化生態價值的特色小鎮。

  “中法農業科技園是華僑城在美麗鄉村計劃中第一次與國際全面接軌。通過與法國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我們不僅能實現農事技術的提升,也能提高對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在“鄉村振興國際合作中國(眉山)中法友好國際交流合作對話會”上表示。

  產鎮融合

  發揮產業資源優勢

  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在優質生態農業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產業戰略規劃,從法國先進農業技術和文化實體中汲取經驗,將小鎮文化與特色產業、生態理念與空間布局相結合,打造產鎮融合的國際新型城鎮化典范。

  據介紹,中法農業科技園充分發揮天府新區眉山片區的產業優勢,以農為樂、以農養生、以農育美,形成了以“生命美學、生活美學、生態美學”為理念的三大美學帶,同時聚力打造五大核心功能:特色農業生產展示基地、農業核心科技研發中心、有機食品與康養醫療合作平台、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交流窗口、中法國際鄉村風情展示園,對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和研究。

  在空間布局方面,中法農業科技園規劃建設一帶、一核、七園(區),將依托山、河、田、林、湖生態本底,以綠色永續的產業帶動,形成錦江生態景觀帶、中法農業科技園特色小鎮核心區以及中法農業種植示范區、繽紛果園體驗區、天生埝水庫林地花卉區、高效農業培育試驗區、文化旅游功能區、農業科技康養功能區、田園度假功能區七大園區。中法農業科技園核心區將貫徹落實公園城市和海綿城市的理念,建設融合中法文化、獨具藝術氣質的特色小鎮。

  中法農業科技園還將通過多元化舉措,在完善農業基礎建設的同時樹立世界級生態品牌形象。項目重點打造以花卉、蔬果為主的復合型農場,並且招募專業公司參與建設生產型農場,將華僑城集團旅游導流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觀光農場的建設,為高效農業做出示范﹔精心創建示范性品牌,打造全新的產銷平台,推動新技術的孵化和創新農業發展﹔強調生態友好型、可持續發展型農業設計,圍繞從田園到餐桌的鏈條,發展低碳種植,實現規模生產。讓“多點種植、多類型農園、有機全覆蓋”的理念貫穿整個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使“田中有城鎮,城中有田園”成為眉山市的鮮明特色。

  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多元化、復合型的規劃布局和生態理念的傳遞,產鎮融合將在中法農業科技園得到有效的落實,並且為未來國際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樣本。

  鄉村振興

  構建美好生活

  “一個成功的鄉村振興不僅僅是脫貧,而且是有人願意到這片土地來投資甚至就業。華僑城提出‘文化+旅游+城鎮化’,其中文化不局限於歷史文化,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更需要的是創建當代生活文化。”姚軍說。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國家首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國文化企業30強,近年來,華僑城集團圍繞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創造性地提出“文化+旅游+城鎮化”和“旅游+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始終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土地開發利用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尊重、保護和融入當地歷史文化,在構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文脈、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美麗圖景的同時,為每一個小鎮帶來更優質的旅游資源和更多的就業機會。截至目前,華僑城集團已在全國50余座城市建設一批具有標杆意義的文旅小鎮,如廣東深圳甘坑新鎮、湖南鳳凰古鎮等。

  中法農業科技園將發揮華僑城集團特長,通過國際合作探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模式。目前,華僑城西部集團公司已在川簽約投資近3000億元,簽約項目16個。其中,成都片區預計投資近1400億元,包括成都歡樂谷、安仁小鎮、洛帶小鎮、萬興鄉森林公園片區、黃龍溪、西嶺雪山、成都中心等項目﹔眉山片區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預計投資300億元,眉山將成為華僑城在川投資的核心城市之一﹔川南片區預計投資600億元,包括宜賓三江口中央商務區、蜀南竹海、自貢中華燈彩大世界﹔川北片區預計投資170億元,與廣元市、劍閣縣簽約打造“劍門蜀道”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川西片區預計投資100億元,分別與阿壩、涼山、甘孜合作進行全域旅游開發。

  2017年3月,華僑城提出中遠期發展規劃:“十三五”末,營收達到1500億元,淨利潤200億元﹔未來10—20年,在全國建設100座具有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特色小鎮,再造20個華僑城。


 

(責編:蔣琪、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