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宿成莫干山新名片

“依山傍水,簡潔的設計,貼心的管家服務,在這樣的屋子裡發呆一下午都覺得很幸福。”上個周末,北京的陳女士選擇在浙江莫干山鎮的一家民宿度過自己一個重要的紀念日。“很早就知道莫干山的民宿很有名,特別的日子想用特別的方式慶祝,果然沒有失望。”
莫干山地處長三角中心,名稱源自春秋時期夫妻鑄劍匠師莫邪和干將,其早在上個世紀便是中外游客青睞的避暑勝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莫干山會議”曾經使一批經濟學家脫穎而出,成就了改革開放的一段佳話。近年來,莫干山的特色民宿則成為了其嶄新的名片。
2007年,來自南非的高天成租下8棟老房子改造成精品民宿“裸心鄉”,后升級為鄉村度假區“裸心谷”、“裸心堡”,“洋家樂”逐漸聲名遠播,不僅吸引了各國友人前來修建,也啟發了國內有想法的年輕人。如今莫干山“百家美宿各有各風格”,有的老式,有的現代,錯落於青山間,將歷史感與設計感、自然感與現代感融合在一起。
“從2009年第一棟別墅開始,我們一直倡導環保、回歸自然的理念,結合莫干山當地的環境,以達到像土裡長出來那樣自然。”莫干山西坡民宿負責人許先生介紹說。
據了解,西坡代表了莫干山民宿的一大風格。其建筑主要採用老木頭、廢鐵和水泥三種材料,基本保留了老房子白牆黑瓦的外觀,內部為無國界鄉村風,擁有木質橫梁和屋頂、能框住竹林和茶園的大窗戶。房間仍以曾經屋主的名字命名,看起來土氣,卻講述著房子曾經的故事。
相比之下,“大樂之野”、“尚坡”等民宿則更偏工業化、現代化。裝修簡潔,配色講究,引進地暖、隔音等設施,更符合年輕人群的審美需求。民宿都配備了管家,為游客提供聯系到店、安排旅游路線等貼心服務。
“我們六七個人一起去的,民宿裡的菜也很好吃,老板會帶著你玩兒,有的還有團建場地。”上海的陳女士和她的瑜伽團隊剛從莫干山回來,說起來還意猶未盡。
隨著民宿熱的升溫,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回歸,加入當地民宿工作,或挖掘本地文化,蓋起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莫干山共有民宿600多家,接待游客188.7萬人次,實現直接營業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29.4%。與此同時,民宿行業標准也逐步建立。
不過,民宿數量的增加也導致了競爭加劇,為了吸引客流,民宿正在加快謀求轉型。大多數民宿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帶游客摘果子、爬山,增強游客的旅游體驗。
今年4月,大樂之野、過雲山居、千裡走單騎等5家民宿發起了民宿集群戰略,希望通過打造包含餐飲、游樂園、美術館等在內的鄉村度假區,實現從分散到聚集的轉型。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民宿升級的方向,將提高莫干山民宿的整體服務品質,帶來更多的人流,也將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