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消暑雞公山

![]() |
雞公山 |
“六月山深處,清風冷襲衣。”炎炎盛夏,酷暑難耐,因為元代詩人釋英的這兩句詩,我和老伴自駕去了河南信陽雞公山。
雞公山為大別山支脈,群山逶迤,雲蒸霞蔚,素有“雲中花園”之稱。這裡林木豐富,氣候宜人,出版於1921年的《雞公山指南》一書中,有“雞公山,亦避暑區域之一,西人之言避暑者,於廬山、莫干山、北戴河外,輒及之”的記述,可見其在近百年前就已是消暑之地。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就進入了雞公山地界。遠遠地,隻見雞公山山勢不高卻連綿起伏,蒼翠的植被令群山泛起一片如黛青色,如夢似幻,宛若世外仙境。拐進一座式樣古朴、周身雕刻有100隻姿態各異的雄雞的石牌坊,就進入了雞公山風景區。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盤旋而上,路旁雜樹掩映,野花搖曳,植被葳蕤,綠意滿目。
一路上,隻見竹林清幽,古木參天,山泉淙淙,鳥鳴啁啾。古老的小教堂、別致的小亭、掩映在鬆柏之下的會館……民國時期,雞公山被外國傳教士發現后,洋人蜂擁而至,紛紛購地建別墅、教堂、學校,一時之間,雞公山上各種西式建筑林立,達數百座之多。
車到山頂,幾株碩大的鬆樹綠蔭蓊郁,風中輕曳伸出的手臂,仿佛在迎接每一個造訪雞公山的游人。剛一下車,便明顯感覺到山上山下溫差的懸殊。山風拂面,周身沁涼,頓時少了幾許炎夏的酷熱。
報曉峰亦稱雞公頭,巨石嵯峨,巍然聳立,是雞公山海拔最高的山峰。穿過一片蓊郁的鬆林,登上三十余級台階,就到了報曉峰前。據峰下一塊石碑上的記載,此峰海拔765米,於群山環抱中突兀拔起,頭高尾低,峭壁巉岩之上,萋萋芳草仿若雞之羽毛,頭上雞冠凸起,尖喙突出,細細觀之,神似一隻引吭欲啼的報曉雄雞。神態安詳,卓爾不群,頗有幾分明代詩人筆下雞公山“突起雲霄疑健斗,乍驚風雨欲長鳴”的鐘靈神韻。報曉峰的神奇,還在於它處於不同位置的各種姿態,或翹首長鳴,或靜臥小憩,或振翅欲飛,或擺式欲斗……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肅然起敬。
沿著石階拾級而上,從峰上遠瞰群山,大有杜甫望泰山時所產生的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怡然之情。但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群峰逶迤,植被葳蕤草木爭翠,亭、台、樓、閣爭奇斗巧,繽紛綠意掩映著處處特色鮮明的建筑群落,好一幅原生態的山野畫面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在報曉峰的一塊巨石上,刻著“天下第一雞”5個紅色大字,游客紛紛攀爬其上,擺出百般姿態,從鷹蹬石上攝影留念。
山上過夜,果然涼爽。不但不需使用空調、電扇,還要蓋上薄被。一夢醒來,已是清晨,趕緊翻身下床,直奔觀雞台。觀雞台是看日出的絕佳之地,為雞公山一大奇觀,很多游客在山上留宿,就是為了去觀雞台上看朝陽升起。當我和老伴來到觀雞台時,這裡已聚集了不少游人。在觀雞台上遠遠地看報曉峰,感覺那隻雄雞惟妙惟肖更為神似,兩側的靈華山、長嶺宛若雙翼振翅,這一天然景觀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而顯得豐姿綽約,充滿靈性。
群山如黛,晨曦中的報曉峰雄姿英發,超凡出塵。正沉醉其間,耳畔忽然響起老伴的低吟:“怪石嵯峨亂一丘,翕如雞翅聳如頭。搜殘邑乘名難正,風景都憑攝影留。”老伴昨天在景區書攤上買了一本民國信陽詩人劉景向描述雞公山風物的《雞公山竹枝詞》,居然現學現用,當然,恰到好處,出神入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