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縣:以茶增收促脫貧

2018年06月19日08:10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福建安溪縣:以茶增收促脫貧

  安溪縣是一個有著120萬人口的大縣,改革開放之初,一度是福建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級貧困縣。靠山吃山,為徹底擺脫貧困,依托名茶鐵觀音發源地等資源優勢,長期以來,安溪堅定地踐行“以茶脫貧”的產業扶貧路。

  至2017年底,安溪縣涉茶人口已達80多萬,農民人均純收入一半以上來自茶產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5年起連續三年入圍縣域綜合實力“全國百強縣”。

  成立合作社,是安溪“以茶脫貧”的主要思路。通過“合作社+能人+貧困戶”“合作社+龍頭企業+貧困戶”等模式,社員們共享勞動力、資金、技術、市場等,帶動貧困戶抱團發展。目前,全縣茶業等涉農合作社達1300多家。

  湖上鄉盛富村是少數民族村,通過籌集資金50萬元,創辦盛富茶葉合作社,把好茶賣到了沙特等中東國家,每年訂單金額達150萬元。入社的27戶貧困茶農,茶葉種植基地200畝,戶均增收達1萬元以上。

  打造茶品牌,是安溪“以茶脫貧”的主要著力點。安溪縣茶葉種植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6.8萬噸,已連續9年高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2016年,安溪鐵觀音以1424億元,蟬聯中國區域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名。

  為讓貧困戶享受到茶產業品牌帶來的效益,安溪縣以集體品牌帶動貧困茶村及貧困茶農自創品牌,拓寬茶葉銷路,提升茶葉價格,推進茶農脫貧致富。

  龍涓鄉后田村距縣城近100公裡,在“安溪鐵觀音”集體品牌的帶動下,創立了“南崎韻”鐵觀音龍頭品牌,價格每斤達到200元至500元。2016年,全村人口681人,茶葉總收入30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4.5萬元。

  通過“庄園十基地+農戶”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是“以茶脫貧”的又一抓手。目前,安溪有茶庄園22個,管控茶園28萬畝,佔全縣茶園面積的47%。

  桃舟鄉添壽福地茶文化庄園集生產、加工、休閑旅游、茶文化體驗與傳播於一體,帶動周邊2100多戶農民建設無公害茶園近萬畝,從業農民平均年收入3萬元。

  “互聯網+扶貧開發”是安溪“以茶脫貧”的新領域,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精准扶貧電商培訓,給予補助2000-3000元。作為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安溪茶葉電商交易額已達28億元,電商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

  在中國淘寶鎮之一的尚卿鄉共有各類網店7000多家,2016年交易額就突破7億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8萬元,當年底全鄉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47個貧困戶、137個貧困人口實現全面脫貧。(記者蔡茂楷)

(責編:朱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