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本報評論員

2018年06月19日08:02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讓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下基層、進農村、訪民生,多次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人才培育、組織建設、農民增收、移風易俗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這既是總書記對於山東作為農業大省明確首要職責、肩負關鍵使命的殷切期望,更是總書記對於做好全局“三農”工作、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要求和再動員,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全面貫徹。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此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總遵循和總指引。各地也迅速掀起了鄉村振興的熱潮,鄉村振興開局良好。此次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重要講話,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指導性,更有極強的現實性、針對性﹔既是對山東講的,更是針對全國的實際。鄉村振興固然離不開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要靠“五級書記抓振興”,但最終要落到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如何干上來,落到鄉村的人才培育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來。“要想脫貧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鄉村振興如何干,基層干部群眾是主體、最有決定權﹔干得好不好,農民群眾是最終受益者、最有發言權。隻有解決好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想清楚為啥干、干成啥的要求,才能更深更廣泛地調動廣大農民群眾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確保鄉村振興戰略得到高質量的實施、呈現高質量的成色。

要堅持以“五個振興”為統領。今年“兩會”期間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提出了“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此次在山東考察時的指示,也充分體現了“五個振興”的內涵。要立足產業振興強基礎,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活調優﹔圍繞人才振興樹支撐,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著眼文化振興激活力,重點加強村規民約建設,移風易俗,為農民減輕負擔,為農村發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突出生態振興煥新顏,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農村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夯實組織振興促善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強化班子建設,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要始終以農民增收為核心。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這是衡量改革發展成色最重要的標尺,也是檢驗鄉村振興與否的最核心要素。面對當前農民增收的一些新情況、新任務、新挑戰,必須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在農業內部挖潛力,優先保障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以三產融合創收益,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支持農民創業創新,鼓勵規范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健全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向農村改革要紅利,擴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繼續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盤活農村沉睡資源,擴大農民的財產性收益﹔以精准脫貧補短板,將民生項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傾斜,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等措施,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要堅持以美好生活為目標。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這要求我們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僅要讓老百姓經濟上富足,還要精神上充足、身體上康足、生活上滿足,工作有干頭兒、經營有賺頭兒、未來有想頭兒、日子有奔頭兒,全方位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要著眼城鄉差距最突出的短板,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農村公路、供水、供氣、環保、電網、物流、信息、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瞄准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構筑農村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鄉村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遠景目標等著我們去實現。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指導,奮勇圖強、迎難而上,銳意進取、隻爭朝夕,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落實好、書寫好,不斷開創鄉村振興工作的新局面。

(責編:朱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