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蛋雞養殖企業 了解一枚雞蛋“鏈”產業

2018年06月01日08: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走進蛋雞養殖企業 了解一枚雞蛋“鏈”產業

  原標題:一枚雞蛋“鏈”產業

  5月上旬,記者走進位於青銅峽市邵剛鎮的寧夏順寶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門,幾乎聞不到傳統養雞場裡的強烈雞糞味,如果不是工作人員在旁介紹,很難想到這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蛋雞存欄量超過100萬羽的蛋雞養殖企業。在這家企業裡,一枚雞蛋在現代農業經營方式下形成一條比較系統的產業鏈。

  經過數道“關卡”消毒,記者才進入蛋雞養殖區域,看到所有雞舍均經過密閉化處理,與外界人員嚴格隔離,雞舍內採用德國進口智能化飼養設備,並有自動調控溫度、濕度、空氣的內控系統。3條自動傳送帶將雞蛋、雞糞、飼料分離傳送,自動化蛋品揀選設備對每一枚雞蛋進行檢測、殺菌、噴碼和分級處理,雞糞則通過地下輸糞帶送入發酵處理系統。

  公司董事長胡登吉說:“傳統蛋雞養殖隻注重雞蛋這個主要產品,將淘汰的老母雞、雞糞等視為副產品廉價處理。而我們將工業理念引入農業,不但注重規模化生產,還衡量每個生產環節的投入產出,在產業鏈上尋求效益。所以從飼料加工開始,我們便嚴格把控質量和成本,同時將日齡超過300天的母雞加工成白切雞,將雞糞做成生物有機肥,發酵池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

  按照產業鏈發展思路,寧夏順寶公司不但實現年產鮮雞蛋1.44萬噸,還設計建設了全產業鏈生產設備,具備飼料年加工4萬噸,肉雞年加工60萬隻,固體、液體生物有機肥年加工4.5萬噸的生產能力,形成飼料加工、雛雞培育、蛋雞養殖、雞蛋分選、肉蛋產品和有機肥加工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年產值達2.5億元。公司效益提高,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效果也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寧夏順寶公司已解決周邊170多名生態移民村民的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多人。“以前家裡收入主要靠我外出打工,每月收入隻有3000元左右,工作還不穩定。現在我在公司車間上班,有了固定工作,每月能掙4000多元,而且離家近,不用在外漂泊。”青銅峽市同福村村民康建說。

  一直以來,糞污無害化處理是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面臨的難題,而在寧夏順寶公司,雞糞全做成了有機肥,市場供不應求。公司項目總監陳彭生指著快見底的有機肥庫存說:“我們的有機肥通過了歐洲權威檢測機構歐陸集團的認証檢測,產品賣到寧夏、甘肅、陝西、青海、海南等地,訂單多,現在的問題是生產跟不上。”

  在利通區扁擔溝鎮烽火墩村,寧夏順寶公司生產的生物有機肥廣受當地合作社和果農青睞。“消費者越來越關心農產品品質和營養,過去單純靠產量增加收益的路子很難再走下去。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我們將經營重點放在提高蘋果品質上,這就需要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吳忠市玉靜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郭小平說。

  由於烽火墩村水土自然含硒,加之寧夏順寶公司生產的有機肥可以增加果園土壤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樣當地的蘋果因富硒而形成品牌,“扁擔溝富硒蘋果”為此打入城市高端市場。“過去一斤蘋果隻賣幾元錢,現在我們一盒6枚裝的蘋果就能賣88元。”郭小平說。

  扁擔溝鎮鎮長馬光義說:“有了好產業,鎮上的‘鄉村振興’就有了抓手。未來我們准備在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的基礎上,建設一條蘋果、葡萄、西瓜、枸杞等田園採摘旅游線路,促進農業和旅游、餐飲業等行業聯動發展,進一步拉長鄉村三產融合產業鏈。”

(責編:仝宗莉、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