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鄉大地,鋪開美好生活新圖景

俞海萍

2018年05月22日08:2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畬鄉大地,鋪開美好生活新圖景

“哩啰哩,天地相和萬物生,五谷豐登國太平,世有五谷萬民安,谷神五月念五生。”五月的畬鄉,春風、春雨、春歌,彌漫著萬種風情。

景寧畬族自治縣地處浙西南山區,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也是革命老根據地。從國家級貧困縣,到走出決勝全面小康的景寧樣本﹔從欠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到讓人人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景寧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進民族團結上走在全國民族自治縣前列,開啟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1 念好“山字經”,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景寧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2.5萬名農民居住在偏遠高山。“九山半水半分田”,如何念好“山字經”,是景寧全面小康路上的必考題。

和其他地方一樣,景寧也面臨著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出去有更賺錢的工作、更方便的生活、更好的教育,相比之下,大山裡太貧瘠了。”在沙灣鎮上處垟村,這個海拔800米、常住村民隻有50多人的村庄裡,58歲的劉永久是最年輕的。每走一個人,就要荒一片地。照這樣下去,等到這批村民老去,這個不出名的小村將同那些延續了五六百年的農耕和家族記憶,消逝在群山之間。

“既然鄉土的衰落是由於市場擠壓,那麼它的變革也必須通過市場手段,當務之急是重新激活農業生產的價值。”景寧縣副縣長毛華慶說。

在景寧縣委、縣政府推動下,高山上的“景寧600計劃”啟動。計劃的第一步,是將全縣海拔600米以上村庄裡五花八門、產量又不大的農產品,進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形成品牌﹔第二步,打造縣域技術服務、金融服務平台,實現農產品標准化生產,提升山區農業效率﹔讓農村轉化成為綠色空間,形成“一村一品”的生產格局,打造農旅融合大景區,則是終極目標。

與中國郵政電商平台“郵樂購”、畬森山物流公司的合作,冷水雪茭、深山野蜜、月子大米、過年冬筍……最近,帶著“景寧600”標識的農產品紛紛“光顧”上海、杭州等城市家庭的餐桌。光景南鄉的“冷水雪茭”,短短一個月內網上銷售量超過1萬單,總量達10萬余公斤,每公斤價格超過10元。這一年來,景寧成功簽約24家“景寧600”首批戰略合作企業,新增農產品商標38個,完成示范合作基地88家,實現農產品旅游地商品銷售額近5億元。

對景寧而言,海拔600米,不僅是一條自然地理的分界線,也是一條社會學意義的分界線。據毛華慶介紹,海拔600米以上的11萬畝耕地和100多萬畝山林,是畬族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全縣254個村庄,在海拔600米以上的有151個,幾乎所有畬族聚居村都分布於此。“對於本就資源稀缺的山區縣來說,如何激活高山村的內生動力既關乎經濟發展,也關乎文化傳承。”在景寧的規劃裡,未來的高山村將是突破傳統行政區劃,按照產業模式興起的新型聚居空間,進而實現全域發展。

東坑鎮正在做著這樣的“實驗”。在畬族村寨深垟村,“精美的石頭會開花”,家家房屋、戶戶院牆都用石頭壘成,鋪石成渠,砌石成路,壘石成牆,堆石成寨。在這些石頭上,成排成片穿插點綴著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古老的石寨與蓬勃的多肉,交相輝應。村裡的文化禮堂傳來琅琅讀書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2009年,創業青年吳勇回鄉創建了全省最大的高山多肉基地。2017年村裡投資380萬元完成深垟雅景多肉休閑文化園提升工程,現在村裡創辦了畬族農耕文化展示館,村民自發開設畬藥展覽室,群眾共同保護畬族古村寨。

還有“枯木逢春”的吳山頭村、“花海耕織”的白鶴村、“世外桃源”的桃源村……一村一品,一村一產業,一村一風格,像東坑鎮這樣的景寧鄉鎮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遠近游客,為散落在山間水邊的精品民宿注入了活力。僅2017年,景寧農家樂民宿接待游客295萬人次,直接經營收入1.43億元。

“通過農旅融合、文旅融合、養旅融合,未來,希望我們的村民在這塊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上,能形成全新的生產生活體系。”大均鄉鄉長吳毅說。

2 做好“水文章”,民族文化提振精氣神

景寧縣地處甌江、飛雲江兩江源頭,鶴溪河貫穿全境,形成了“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格局。山河溪澗,數不盡的歷史傳說、宗教故事、茶織耕獵散落其間。

如果說山是產業,是根基﹔那麼水就像是畬族文化綿延流淌,浸潤每一個景寧人的心田。富起來的景寧人,開始追求內心的富足、文化的繁榮,像汩汩不斷的鶴溪水,是連續傳承的,也是改革開拓的。

農歷三月初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畬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歌,懷念始祖,炊制烏飯,款待賓客,驅邪祈福,把春天寫在臉上。

據中國畬鄉三月三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建雄介紹,在剛剛結束的本屆“三月三”,景寧人就奉獻了一場“潮范兒”十足的民俗盛宴:以“視界畬鄉”為主題的畬族服飾展,上演了一曲最炫畬族風﹔大型畬族風情舞蹈詩《印象山哈》,用現代審美展現千年畬族風情﹔中國好畬“娘”評選,倡導畬族女性的勤勞智慧……

據景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項莉芳介紹,在“文化引領,和美景寧”的總體部署下,景寧“非遺+”戰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非遺+校園”,“畬藝班”每年培養輸出50多名畬族傳統文化人才﹔“非遺+廉政”,將《包公斷案》等廉政故事搬上舞台﹔“非遺+旅游”,以節慶為載體,使畬鄉非遺有形化、產業化、效益化﹔“非遺+產業”,推動非遺與手工業結合,畬族服飾、畬鄉銀藝等遠銷海內外﹔“非遺+網絡”,通過微信微博、紀錄片、網絡直播等讓傳統非遺插上現代傳播的翅膀。

一方面是大型品牌活動提神振氣﹔另一方面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汩汩細流。

“中國畬鄉”是景寧的名片,一進入縣城,扑面而來的畬鄉氣息:沿著鶴溪河逆流而上,鳳凰燈、馬鞍山牆、虎頭門窗……七座橋梁兼具廊橋建筑、傳統民居與畬族圖騰,兩側房舍從結構、涂色到裝飾,無不演繹著“畬風畬韻”。

東坑鎮東坑村,在整治之前,是有名的“臟亂差”村。據東坑鎮黨委書記吳海東介紹,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東坑團隊把規劃擺在首要位置,結合村裡的處州廊橋等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東坑村打造成了一個露天全域的廊橋博物館。

畬族人自稱“山哈”,“歌是山哈傳家寶”,畬族素有歌不離俗,俗不離歌之說。在鄉村,“快樂鄰裡”“廣場健身”“社區之夜”等各類畬族民間文化活動興盛,百姓“日日歡歌、周周快樂、月月精彩”。在縣城,投入3.8億元建成了面積達26500平米的集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三館合一的畬族文化中心。

3 講好“干部故事”,事不避難“趕考”不停步

去年,景寧出了件“新鮮事”,全縣104個鄉鎮(街道)、部門及臨時機構的領導班子成了“考生”,參加畬鄉鐵軍“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創新實干“大趕考”。

所謂“大趕考”,其實就是各單位立下發展“任務書”,縣委縣政府點題,自我加壓出題,“兩代表一委員”審題,媒體網絡晒題,重點“考”各單位是否立下“不求易之志”。明標兵、定標杆,比執行、比績效,重點“考”各單位是否干成“不避難之事”。

“推進綠色發展、趕超發展,干部是決定因素。我們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畬鄉群眾的‘幸福指數’。”麗水市副市長、景寧畬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陳重說。

今年3月,在“我的努力我的分”陳述會上,趕考單位逐一上台,對照“考題”,亮出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農民增收等“科目”的成績。結果顯示,2017年景寧104個趕考單位制定1218個目標、完成率達96.2%,260個村社制定1896個目標、完成率達98.6%。

“我們必須通過‘大趕考’,錘煉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全面推進畬鄉景寧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趕超發展。”陳重說。

通過“大趕考”,景寧干部提升精神面貌,敢啃“硬骨頭”。今年年初的“趕考令”,打響了包括城區截污納管、鶴溪河污泥濁水整治、全域斷面水質鞏固提升在內的“攻堅戰”,縣城內臟亂河得到了改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全線鋪開,首批8個凸顯山區特征、畬族特性和鄉愁特味的小城鎮呼之欲出。

通過“大趕考”,景寧干部轉變服務觀念,創新工作做法。人社局率先採用人臉識別認証,通過手機就能“刷臉”認証,減免群眾奔波之苦﹔地稅局為納稅人提供簡化審核、優先退稅等綠色直通式服務,在第一時間快速辦理現金流轉空間。

通過“大趕考”,基層黨組織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53位縣直部門“一把手”下到村,兼任集體經濟薄弱村“第一書記”。他們忙於走村入戶開展調研、謀劃“雙增”長效路子,農民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三年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10萬元薄弱村的目標有望提前實現。

4 開啟時代篇章,從追求“快”發展到追求“慢”品質

今年5月,全國民族自治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驗交流現場會即將在景寧召開,屆時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的同胞將在這裡共同探討在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

“要把景寧的發展放到全國民族自治縣‘大家庭’中去考量,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大舞台中去定位。在‘生態文明’時代、‘綠色發展’時代、‘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時代、‘高速高鐵’時代扑面而來的當下,要跟上時代步伐,為中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景寧元素’。”陳重說,景寧經歷了一個追求‘快’發展到追求‘慢’品質的過程。

啜一口清茶,賞滿眼青翠,體驗濃郁的畬鄉風情。現在,到景寧感受原生態慢生活已經成為很多周邊省市游客心中的“時尚”。

盧仲華自稱是一位新景寧人。他花了三年時間,跑了周邊很多縣市,希望有一處能安放他“古法農耕”的夢想:不僅要“望得見鄉愁”,還要讓古老土地上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現代經濟邏輯中同樣具有活力。在景寧大均鄉李寶村,他建構著他的“世外桃源”:他投資的“雲中公社”,遵循古法農耕的蔬菜基地,不使用任何農藥﹔在村裡一面巨大的誠信公約牆印著耕、信、禮三方面的誠信守則:誠相敬、信相守、心相連﹔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畬族村民都保留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和鄉土倫理……

美在山、活在水,山水之間,一條13.14公裡長的濱水休閑長廊旅游觀光帶“畬鄉綠道”,從縣城出發,終點站為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中國畬鄉之窗”,沿途串起了點點畬鄉小鎮,也串起了城鄉、民族融合發展之路。“初衷是給老百姓提供一個慢生活的走廊,沒想到慢慢成了一條助推旅游的綠色長廊。”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

原本分散的景色,被串聯成片,沿線村庄抓緊機遇,“抱團”發展,綠道沿途,農家樂民宿異常火爆,畬族婚嫁、畬族洗井潑水節、“十裡紅妝”長桌宴、風情篝火晚會等文化旅游產品,吸引了“國際鐵人三項賽”“彩虹跑”“潑水節”等活動。

“遠方客人到畬村,山笑水笑人歡樂。”僅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景寧全縣旅游接待游客29.27萬人次,旅游收入1.95億元——相當於每個景寧人收入1000元。生態、民族資源優勢與經濟發展的融合共增,讓這座浙南小山城活力無限。 (本報記者 俞海萍)

(責編:蔣琪、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