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口袋”“腦袋”都要富

2018年03月20日08: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農民“口袋”“腦袋”都要富-中青在線

今年春節前,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武義縣柳城畬族鎮青坑村村委會主任俞學文在村、鄉鎮、縣市的近20個點調研走訪,聽取基層農民心聲,征集形成了兩個議案和十多個建議。

這次,他關注的是如何提高農民的思想素質和法制觀念。

俞學文說,一些地方的城鄉接合部,存在部分年輕人游手好閑、酗酒鬧事、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他建議把八項規定的一些要求和做法面向社會實施,並以法制帶村規,讓守法、守規並進。

春節期間進行鄉村調研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他發現,當前農村大量人口流向城市,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兒童。鄉村生活中,不乏賭博、封建迷信等行為,而垃圾亂放、污水亂排等不衛生不文明的生活習慣,使年輕人更不願意回來。

“鄉村振興首先應是精神的振興。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賀雲翱認為,鄉村文化振興背后還是人才缺失的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不願意回到鄉下。村干部更關注管理工作,沒有精力從事文化建設。基層農村需要的是這種擁有文化眼光、具備文化理念、擅長文化建設的人才。”

“經濟要發展,精神必須要文明。但經濟發展不可能自然帶來精神文明。鄉村振興,老百姓的‘口袋’‘腦袋’都要富。”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

多年來,永聯村用多種手段幫助農民致富,第一就是“扶志”,在村裡倡導勤勞致富,引導村民立志自強不息﹔第二是“扶智”,開辦各類培訓班,幫助村民提高就業能力﹔第三是“扶資”,通過建造農民創業園、發展鄉村旅游、成立勞務合作社等舉措,為村民就業創業創造條件,讓村民在共建中共享。

2004年以來,該村還設立“文明家庭獎”,並連續5屆獲評“全國文明村”,形成良好的文明風尚。

聽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向善向上”時,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頓時產生了共鳴。

作為村支書,李君帶領鄉親創業致富的一條重要路徑是,把村裡的生態農產品賣到城市裡。他認為,鄉村振興不能忽視文化振興,而當下最需要重視的文化之一是“善文化”。

李君建議,政府通過政策保障讓好人有好報,對心懷善念的人們予以利益上的保障。

本報北京3月19日電

(責編:隋尚君(實習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