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農業綠色發展的“金字招牌”

何紅衛樂明凱

2018年03月14日07:43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擦亮農業綠色發展的“金字招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2017年咸寧市入選了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要把這塊農業綠色發展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寧市市長王遠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以來,咸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國中部綠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的戰略目標,按照“產業循環、特色規模、聯動發展、生態文明”的思路,通過創建示范區,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資源環境和農村社會3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崛起之路。

王遠鶴介紹說,咸寧農業發展有著獨特的綠色生態資源優勢,生態環境質量保持領先。咸寧桂花資源領跑全國,青磚茶歷史悠久,萬裡茶道起源赤壁。嘉魚是全國南菜北運基地縣。通城正在創建全國油茶產業和中藥材產業大縣。生態文明建設考評體系初步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咸寧市干部群眾的價值取向和實踐遵循。

王遠鶴表示,咸寧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核心要義,突出探索循環農業主導理念,在整體謀劃上,實施“一體兩翼”齊動、“6個特色園區”聯動的戰略布局:即以市區為主體,以北三縣(赤壁、嘉魚、咸安)綠色基地為主和南三縣(崇陽、通山、通城)循環利用為主的兩翼展開,在兩翼區域主推4種技術模式,建設6個特色園區,總面積達到800萬畝,覆蓋64個鄉鎮700個村,帶動茶葉、蔬菜、畜禽、油茶等11個產業,輻射38.3萬人增收脫貧,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0%以上,從而實現“南北互補、市縣聯動”的共建共享共贏發展格局,努力建設成為長江中下游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推廣價值的示范片區。

王遠鶴說,咸寧主推農牧結合、特色種植“兩減”、田園綜合體、秸稈綜合利用4個技術模式,具體說來,就是全市推廣150萬畝“豬-沼-果(菜、藥、茶)”循環利用模式﹔在全國率先推行精准施肥、精准施藥,化肥用量實現零增長,農藥減少4%,生態有機蔬菜面積50萬畝以上﹔堅持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建設一批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嘉魚官橋八組打造華中地區田園綜合體標杆的田野國家鄉村公園﹔推進雷竹稻草覆蓋、秸稈肥料、飼料等綜合利用,實現廢秸稈變成“商品草”“精飼草”“致富草”,全市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王遠鶴說,咸寧將重點打造六大園區,即咸安高效優質農業產業園,建設6個特色品種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嘉魚生態有機生產園,建設綠色水稻、綠色露地蔬菜等現代農業示范帶﹔赤壁茶旅融合示范園,實現茶文化、茶加工、茶旅游的深度融合﹔通城農牧結合示范園,實現百萬頭生豬養殖和60萬畝“兩茶一藥”特色種植業聯動發展﹔崇陽秸稈綜合利用示范園和通山三產融合示范園,形成綜合利用示范樣板。

(責編:蔣琪、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