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海南保亭,村庄融入景區,村民參股分紅

旅游扶貧,讓日子富而美

本報記者  黃曉慧
2018年01月12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涌現出多種旅游產業扶貧方式。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什進村就是通過旅游扶貧開發,實現了整村脫貧,也帶火了當地的鄉村旅游。然而,在村民脫貧、旅游紅火的同時,也出現了開發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脫貧攻堅過程中,如何實現村民脫貧和企業發展的雙贏?拔了窮根以后,又該如何鞏固扶貧成果、實現真正的鄉村振興?記者展開調查。

村子有了啥變化?

從國家級貧困縣裡最窮的村,到地標性的美麗鄉村

從三亞市區向五指山南麓進發,車行40分鐘就到達了“三亞的后花園”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兩個5A級景區,一個鄉村旅游區,讓三道鎮成為旅游重鎮。

“我們5、6年前就整村脫貧了。”三道鎮甘什村委會什進村村小組組長董選經常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訪客最想知道的就是,什進村是如何從國家級貧困縣裡最窮的村,變成了地標性的美麗黎村。

過去有多窮,村民黃紅英記憶猶新,“一點都不夸張地說,那會兒真有人窮到沒米下鍋。”2009年,全村48戶203人,有1/3是貧困戶,大多住在低矮破舊的茅草屋裡。僅靠種田、養殖,年人均純收入僅2170元。

2010年,北京春光投資集團下屬的旅業公司和甘什村委會合作,開發布隆賽文化旅游區。整個項目涉及三道灣110平方公裡、49個自然村,什進村便是項目的起點。

項目採取“大區小鎮新村”的開發模式,即在大景區的開發中將周邊的小鎮、村庄納入其中,形成大景區和風情小鎮融合發展的格局。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參與鄉村旅游開發,享受分紅收益。同時,通過讓農民參與旅游產品的經營管理,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201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上萬元,一半來自旅游收入。

從湛江嫁過來的邱雯琪,站在舊村舍的老井旁講述著村子的變化……從普通農婦到布隆賽酒店的營銷部經理,邱雯琪的人生跨越也是什進村蛻變的縮影。

鄉村旅游咋開發?

既護住民生也護住生態,農民不離土不離鄉也能保增收

“這裡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自然條件非常好,十分宜居。”前不久,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副理事長、設計師劉偉來到布隆賽,當地在開發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完好保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區小鎮新村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讓農民不失地不失業、不離土不離鄉也能保增收”,北京春光投資集團董事長王啟春說,企業與村民共享發展成果,才能徹底改變以往“景區一派繁榮,周邊依舊貧窮”的“掠奪式”旅游開發方式。

項目啟動后,當地對什進村第一時間進行了整體規劃與改造,保留茅草土坯房、古井、老樹等記錄村庄嬗變的物件,為農戶建造黎族風情別墅,還向村民發放助殘金、助學金等,60歲以上老人都有養老金。

“基本農田仍歸村集體所有,開發沒有佔用,村民可以繼續耕種,種出來的瓜菜,既可以賣給布隆賽酒店的餐廳,也能拿到市場上賣。”董選說。

另一方面,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當地也有意識地引導農戶種植南藥、蘭花等,加大現代農業的科技創新投入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並借助互聯網,發展農村電商、智慧旅游、康體養生等。

脫貧成果咋鞏固?

應關注長期利益,創新發展模式,讓好日子持續下去

武漢人老周在海南環島游騎行經過布隆賽時,忍不住駐足。“看了一路,像這樣有特色的黎族村庄,還是第一次見到,而且不用買門票就能進去參觀。”老周說。

“旅游開發的確讓什進村實現了全方位的改變”,三道鎮黨委書記王書軍告訴記者,如今的什進村,從村容村貌到村民的精神面貌、住房、收入等,都發生了巨變。這幾年,什進村出了11名大學生,而且不再是“光棍村”,還有民宿經營,這是前所未有的。全鎮50個自然村,什進村是僅有的5個整村脫貧的自然村之一。

但另一方面,7年過去,最初的構想尚未達成。按照最初的規劃,布隆賽是沒有圍牆的景區,不通過圈地造景、賣門票盈利,而是依托大型旅游區的客源優勢,通過延伸拓展大風景區的旅游服務,獲取比門票更可觀的旅游消費利潤。布隆賽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凱說,該項目已投資3.1億元,盈利卻還沒有實現最初的預期。

“公司現有51名員工,其中32人是什進村及周邊村庄的村民”,熊凱說,“村民從務農轉到服務性較強的酒店業,需花更多精力進行技能培訓。酒店在村子裡,村庄公共區域的衛生、安保等,企業也需要承擔。因此,我們的運營成本相比同檔次的酒店會高出許多。” 

“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沒有持續的收益,開發就很難進行下去。”王書軍說,“旅游扶貧既留住了綠水青山,又引來了旅客,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接下來,我們還得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繼續創新盈利模式,讓好日子持續下去,讓當地的百姓和入駐的企業,都能越來越好,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的脫貧。”

■記者手記

產業蓄力才能脫貧有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20個字的總要求,將“產業興旺”擺在了首位。產業興,人氣旺,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支撐。許多村庄在脫貧后往往找不到致富的方向,發展停滯不前,甚至有可能返貧。原因就在於缺乏產業支撐,后續發展動力不足。因此,扶貧須精准,致富也需精准的產業蓄力。

什進村以共建共享、共生共贏的理念進行旅游開發,百姓利益為先、保護生態為本,打造“生態農村、旅游農業、文化農民”,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的樣本。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脫貧,並不是終點,要讓百姓真正“端穩”飯碗,就必須通過不斷創新,建立持續“造血”的盈利模式,實現各方的共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12日 06 版)

(責編:蔣琪、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