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院士在田間種油菜

孫慶玲

2017年11月23日09: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70后”院士在田間種油菜

  都說“人靠衣裝”,傅廷棟不在乎這些,也不清楚自己有哪些衣服,通常妻子讓他穿哪件就是哪件。接受採訪這天他戴了一頂鴨舌帽,穿著深灰色呢外套、黑色褲子和一雙運動鞋。乍看起來,傅廷棟和七八十歲的普通老人相差無幾,頭發花白,瘦削,微駝。

  但,傅廷棟又不像是79歲,談起油菜來格外精神。

  已是“世界雜交油菜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的傅廷棟,大可在這個年紀安享成就,但他又跑到田間地頭,搞起新型飼料油菜。

  他說,自己還不老,還是“70后”。

  傅廷棟這輩子算是和油菜“杠上了”。更准確地說,他是把自己當成了農民,把一生獻給了土地。

  從農民中來

  1938年出生的傅廷棟是廣東郁南人,5歲時失去雙親,傅廷棟在年少時期並不好過。書,成了他那時的溫暖慰藉——他喜歡看書,尤其喜歡看《三國演義》,捧著厚厚的《三國演義》翻個不停,還被路過的人取笑,“小孩兒,你還沒這本書重咧!”

  那時,他喜歡寫作文,想學文學。

  初中畢業后,傅廷棟以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了不收學費的喜泉農校,算是踏上農業路,但他“對未來的路並不清晰”,直到16歲那年。

  那年的珠江三角洲螟虫猖狂,稻田損失嚴重,農民光景更為慘淡。當時,傅廷棟從農校畢業被分配到廣東省中山縣農業局橫欄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一名老農蹲在被螟虫糟蹋后的田裡直落淚,傅廷棟看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作為一個農業技術員解決不了這些技術問題,他心裡有愧。

  他和站上的幾個年輕人天天下田調查,查資料,搞試驗,總結出了“預測預報、燈火誘蛾、摘卵塊、培養寄生蜂、撒毒土”的防治方法。當預測到螟蛾盛發時,他們發動干部、群眾把煤油燈放在水盆上,天黑后就點亮煤油燈,在稻行中移動水盆,螟蛾看到水裡的亮光會主動扑入水裡被淹死。后來傅廷棟所在的推廣站還因此被評為粵中地區先進農技站。

  也是在這一戰中,傅廷棟真切感受到,“農民需要我們,農業需要技術”。1956年,中央動員在職干部報考高等學校,傅廷棟申請並順利考入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后來成為油菜遺傳育種學家劉后利的研究生。

  到田間去

  油菜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一般春季開花收獲油菜籽來榨油。在傅廷棟看來,油菜是我國當前一、二、三產業結合得最好的規模種植農作物,具有榨油、做菜、觀花、飼料、釀蜜等功能。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的油菜並不景氣,油菜籽畝產量僅為40~50公斤。

  當時國內雜交水稻的研究已經啟動,但雜交油菜卻陷入困境。因為油菜本身“雌雄同體”,需找到一種隻有雌蕊而雄蕊退化的雄性不育“母油菜”,才可能實現油菜雜交種制種。國際上苦苦追尋,傅廷棟也是。

  傅廷棟經常在田裡一泡便是一天。1972年3月20日,傅廷棟和往常一樣,吃完飯就扎進田裡,“東找找,西找找,看有沒有雄性不育油菜”。突然,他在甘藍型品種波裡馬油菜裡發現了19株雄性不育油菜!

  這是震驚世界油菜界的發現——國際上認為波裡馬細胞質雄性不育型是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雄性不育類型,使得雜交油菜不再只是“空中樓閣”。在1985~1994年世界雜交油菜應用於生產的第一個十年間,國內外約80%的油菜“三系”雜種用這一發現育成。目前我國油菜種植面積約1億畝,其中約70%是雜交種,波裡馬雄性不育型雜種仍佔60%左右。

  也因這一發現,傅廷棟拿下了國際油菜科學界的最高榮譽“GCIRC杰出科學家”獎,成為了世界上第二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亞洲地區獲此獎的科學家。

  1999年,傅廷棟又發現了一種新型芥菜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材料。

  有位國外同行很疑惑,問他,“為什麼又是你發現的?有什麼訣竅?”

  “下田。多下田,多到實際中去,你就會有發現了。”傅廷棟說。

  而今“小傅”變成了“老傅”,又成了“傅老”,成為了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的學科帶頭人,還在國內首次育成甘藍型油菜自交不親和系及其雜種,共育成14個優質油菜雜交種,累計推廣面積近1億萬畝……不變的是依然經常下田去看油菜長勢,看是否有異常。

  有次天還未亮,他的學生便在試驗田看到了他,學生很驚訝,傅廷棟卻很淡定:“天冷,我不放心就過來看看。”那是大年初一。

  “70后”院士步履不停

  “科學永遠都在進步,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為了這個願望,年近八旬的傅廷棟仍步履不停。最近為了新型飼料油菜的推廣,他也是很“拼”。

  簡單來講,這是種以收獲青飼料為目的的飼料油菜,利用北方麥收后至嚴冬前的“秋閑田”和南方收稻后的“冬閑田”復種,畝產青飼料可達4~5噸,產值超2000元。此外,傅廷棟團隊試驗証明,“隻喂食干玉米稈的羊,38天后每頭每天平均增重7克,而用干玉米稈和鮮油菜飼料各一半喂養的羊每頭每天平均增重114克”,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可緩解冬季青飼料短缺,還可增加綠色覆蓋,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

  傅廷棟預計,我國北方有2000萬至3000萬畝“秋閑地”,南方有4000萬至5000萬畝“冬閑田”,如果飼料油菜能推廣1000萬畝,相當於3到4億畝中等草原產草量,其中對農民、對社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9月下旬,傅廷棟還帶著團隊“飛”到新疆,考察飼料油菜的長勢、訪問農戶、座談,行程緊張,這位老人5天內趕了6趟飛機,行程上萬公裡。

  “這麼大年紀干嘛還要跑到一線”“為什麼還要這麼折騰”……類似的問題,傅廷棟被問過很多次,他只是笑呵呵地回答說,“不影響糧食生產,還多了很多飼料,農民高興啊!他們能增收,我們就很滿意了。”

  其實傅廷棟關於飼料油菜的研究早在1999年便開始了。他的博士生張向向回憶道:“當時我們一塊去甘肅,傅老師看到大片的地閑置著,很可惜,這對於農民來說就是種浪費,他想著能做點什麼。”

  當時,張向向還曾問自己,為什麼我就沒想到這個主意?后來她想,“這就是老師的胸懷吧,能真正站在農民的角度去想,想他們需要什麼,然后自己就去研究,為他們服務。”

  十余年過去,飼料油菜已從西北示范區推廣至東北乃至長江流域,眼下正繼續向南方的“冬閑田”推進,而“70后”傅廷棟在他的油菜征程上步履不停。

(責編:蔣琪、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