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山西省2017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在忻州市體育廣場隆重舉行。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丁文祿,忻州市政府副市長安書田致辭。儀式開始前,忻州市政府市長鄭連生陪同參會領導參觀了忻州市糧食局雜糧展示廳。太原、大同、長治、晉城、臨汾、陽泉、運城、晉中、朔州、呂梁等地市糧食局領導和忻州市教育、科技、農委、婦聯等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今年10月16日是第37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我國第27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今年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以“愛糧節糧保安全,優糧優價促增收”為主題,通過向全社會宣傳節糧與健康知識,使公眾進一步認識愛糧節糧意義,掌握愛糧節糧知識,提高節約糧食自覺性,培養科學食糧、健康消費的習慣,進一步引導農戶逐步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增加優質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助力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一個糧食總量不足,口糧對外依存度高,糧食跨省調運量大的省份,山西始終把節糧愛糧作為節約資源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省糧食部門緊扣糧食儲存、運輸、加工和消費等重點環節,積極採取節約糧食有效措施,取得較好效果:建立並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明確各級各部門責任,切實增強了新形勢下糧食安全意識,自覺擔當糧食安全責任;加強糧食生產收獲環節節約。積極推廣良種播種、收獲、烘干、清理等實用技術,向廣大農民宣傳科學收打、晾晒的知識,努力做到顆粒歸倉;開展農戶科學儲糧專項。積極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五年建設計劃,累計配置26.2萬套儲糧裝具,每年可減少糧食損失1500多萬斤,助農增收1700余萬元;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糧安工程8億斤新建庫項目竣工在即,“危倉老庫”維修改造項目已全部開工。積極推廣應用新倉型、新技術,完善其密閉、保溫隔熱等功能,全省儲糧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推進糧食現代物流。構建省內糧食物流通道,支持重要的糧食物流節點建設,積極推進糧食散裝、散卸、散運、散存“四散化”作業的比率,降低糧食物流損失;大力推進糧食加工產業技術進步。鼓勵指導企業向糧食精深加工、主食工業化領域拓展,延長產品的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風尚。以世界糧食日、愛糧節糧宣傳周、糧食科技活動周等活動為契機,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糧食增收進農戶、優質糧油進社區、愛糧節糧進學校等各種形式的愛糧節糧宣傳活動,並組織全省青少年、兒童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主辦的世界糧食日競賽活動。同時,積極實施“山西好糧油”行動計劃,也是深入推進山西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項重要舉措,有效促進城鄉居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讓人民群眾“吃出健康”“吃出營養”。我省將在確保山西糧食數量安全的基礎上,推進優質糧油流通體系建設,打造糧食全產業鏈,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大力發展以雜糧為特色的糧油精深加工,滿足個性化、多元化、定制化需求,提高山西糧食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力爭2020年全省產糧大縣糧油優質產品率提高30%以上,糧食產業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節約糧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從糧食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等全過程發力,要從節糧意識、技術、制度、管理等全方位施策,要從個人、家庭、企事業單位等全社會抓起,倡導全體糧食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切實增強愛糧節糧意識,以實際行動有效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在啟動儀式上,全省首屆“愛糧節糧之星”和2017年度第一批“山西好糧油”產品評選結果揭曉。省糧食局授予山西省貿易學校的曹焱、太原河西國家糧食儲備庫的張全明、離石國家糧食儲備庫的高晉文、臨汾糧食轉運站的柏九菊、運城市地方糧食戰略儲備庫的張濤、屯留國家糧食儲備庫的郭志、風陵渡糧食直屬儲備庫的吳艷輝等7名個人,以及忻州新建路國家糧食儲備庫、大同市軍糧供應站、懷仁國家糧食儲備庫、晉中市榆次糧食儲備庫、陽泉西河灘國家糧食儲備庫、長治國家糧食儲備庫、高平國家糧食儲備庫等7家單位2017全省“愛糧節糧之星”稱號。經過市縣推薦、專家評審、綠色認証、網上公示等環節,沁州牌沁州黃小米、山花爛漫牌小米、汾州香小米、石鼓牌小米、次村牌沁州黃小米、蓮宇康牌富硒小米、河峪牌小米、誠之貢牌小米、鄉情谷緣牌沁州黃小米和晴嵐牌小麥粉榮獲2017年度第一批“山西好糧油”產品稱號。
啟動儀式現場分別開展了“愛糧節糧,從我做起”簽名活動,並發放了愛糧節糧宣傳資料,開展了糧油科學知識咨詢,播放了省糧食局和忻州市糧食局宣傳片。會后,省糧食局領導還深入代縣糧油貿易總公司陽明堡庫、來發玉米專業合作社、金和玉米專業合作社和定襄縣受錄鄉北庄村三項糧油購銷站、山西益眾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定襄縣糧食局直屬二庫開展了糧食增收進農戶活動。
來源:山西省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