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海鹽“美麗經濟”紅紅火火 農家風俗醉游人 

宋  丹
2017年11月02日08: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沿著杭州灣北岸線,有一條蜿蜒的曲線,途經鹽官鎮、南北湖等旅游勝地,連起上海和杭州,這就是老滬杭公路,也是我國第一條跨省國家公路。如今,公路兩旁種滿了銀杏、桂花、櫻花,再加上沿途新增的騎行綠道,老滬杭公路變成了生態景觀路。

  這是浙江海鹽近年來以美麗鄉村建設撬動美麗經濟的結果。

  影視拍攝帶出一批“龍套王”

  “《偽裝者》《黎明決戰》《新雪豹》《喋血膠東》《探王》,這些電視劇,我可都演過……”說起曾經參演過的電視劇,海鹽縣澉浦鎮紫金山村村民高博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這幾年,曾經在礦區打工的高博“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龍套王”。

  原汁原味的廣州街、風情濃郁的民國城、陡峭險峻的黑風寨……在紫金山村,一個風光秀麗、內容豐富的影視基地“橫空出世”。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一處無人問津的廢礦:山上的樹木被不斷砍伐,村子裡塵土飛揚,河道也變成了“黑臭河”,環境日益惡化。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紫金山村開展了環境整治行動——“全村總動員”參與治水,農村生活垃圾實現100%收集,積極開展“植綠”“美家”活動。2012年,澉浦鎮利用已經廢棄的礦區,變廢為寶,建設成立了影視基地。5年來,他們改造存量房產近10萬平方米,建設影視場景拍攝區5個,引入南北湖夢都影視有限公司等影視公司投入資金7.92億元,完成拍攝投入4.22億元,並實現稅收1200余萬元,走出了一條影視產業驅動的新路。

  “遠處有青山、近處有綠水,紫金山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慕名而來!”說起村子的未來,紫金山村黨總支書記李邵良充滿了期待。

  精品村庄帶熱精品旅游線

  今年“十一”長假,家住海鹽縣城的楊斌杰帶上妻兒,驅車20分鐘就回到了位於文溪塢的老家。這裡伸手就能採摘品嘗新鮮蜜桔,出門滿目都是各色鮮花綠植。

  近年來,海鹽以“美麗鄉村·樂活海鹽”為主題,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海鹽秦山街道啟動了創建國家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工作,重點對位於永興村的文溪塢、北團村進行村庄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鄉村精品村,形成美麗鄉村精品線。

  “以前抬頭望去都是電線,家門口立著的電杆還影響車輛通行,改造后,車子進進出出方便多了。”楊斌杰笑著說。為配合美麗鄉村建設,國網海鹽縣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啟動了電力線路“上改下”項目,實現區域內線路全部入地,在提升居民用電可靠性的同時,提升環境品位。“蜘蛛網”消失了,鄉村“顏值”更高了。

  清潔能源帶火美味農家樂

  當季肥美的螃蟹已上蒸屜,自家釀的桂花蜜放入酒釀丸子裡正等待出鍋,土灶頭上手繪的“喜鵲登梅”表達著農家的美好願望。永興村村民顧慧琴正掂著手中的大勺,在廚房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以前在土灶頭上燒菜,得有人配合燒柴火,現在這個改良版的土灶頭可是解決了我所有的難題。”說話間,一盆香噴噴的紅燒醬鴨就出鍋了。據顧慧琴介紹,以前家裡的土灶頭需要燒柴火,鍋子的火候不好控制,關鍵是嗆鼻的濃煙,還污染了整個村子的環境。

  2016年,秦山街道進一步控制農村秸稈焚燒,通過改變傳統柴火燒飯的方式,改善農村環境。為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國網海鹽縣供電公司與秦山街道共同在永興村進行試點,推進政府補助柴改電項目,升級千百年來農民生火做飯的形式,既保留了原有農家土灶以及精美的灶頭畫,又對灶芯加裝電能裝置。有了政府的資金補助,農戶改造意願很高。為助力“柴改電”,當地供電部門主動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方案,並進一步精簡手續,通過“一站式”快速響應作業模式,從報裝申請到驗收僅需2個工作日,農家樂的“大食堂”就實現了“華麗變身”。

  文溪塢還投資780余萬元,新建9幢民宿,從衣食住行等全方位規劃設計,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鄉村美景引來了游客,村裡的蔬果採摘、盆栽銷售、農事體驗等也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02日 15 版)

(責編:蔣琪、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