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山:林區工人告別“四難”住新房

馬曉剛

2017年10月19日08:13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阿爾山:林區工人告別“四難”住新房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阿爾山市看望棚戶區群眾,要求阿爾山市加快棚戶區改造,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同年5月,阿爾山市將棚戶區改造作為“天字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借勢聚力,吹響了新一輪棚戶區改造的號角,把黨的溫暖和總書記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 

以增加人民福祉為中心,棚改戶安置工作圓滿完成。阿爾山市因地制宜編制了《阿爾山市棚戶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將征收補償標准和搬遷獎金標准在原基礎上提高了20%﹔對低保戶、低收入和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不足50平方米實施50平方米”的住房保障政策﹔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可自由選擇﹔設定提前搬遷獎勵、整體搬遷獎勵,鼓勵“早搬遷、早選房、多受益”﹔對無房戶採取廉租房政策予以安置,確保居者有其屋﹔針對特殊人群,及時出台了唯一住房、現狀分戶的補償標准,真正照顧到不同層次居民的住房需求,最大限度讓利於民。

2014年12月,68歲的退休林業工人劉長榮通過產權調換的方式換得一間50平方米的新樓房。此外,由於他積極配合棚改工作,政府還給予他5萬元的現金獎勵。在劉長榮的回遷房中,乳白色的牆壁上一塵不染,地板和玻璃被擦得锃亮,一幅巨大的畫著習總書記的年畫赫然挂在他家客廳牆上。老人說:“咱老百姓的觀念就是,誰對我們好,我們就要一輩子記得他。”

林海街道今年78歲的李秀英也是棚改的受益者。在阿爾山市棚改未啟動前,一場大火將她的破舊土坯房燒成灰燼,使原本貧困的她雪上加霜。棚改開始后,考慮到她的特殊情況,政府優先將其回遷到了50平方米的樓房裡。

“搬到新樓房后,林海街道辦事處主任自掏腰包給我買了一台洗衣機﹔政府干部捐款為我買了彩電﹔還有一些黨員每年過年都給我送來大米、糧油……”劉秀英將曾經給予她幫助的人名寫在一個小本上,時常拿出來翻看。她說:“雖然我現在沒有能力回報社會,但不能忘恩。”

劉長榮、李秀英的故事並不是個例。2014年至今,阿爾山市利用現房安置、期房安置、回購市場存量房安置等三種形式,全面盤活房地產市場存量,推進棚改戶安置工作。歷經三年攻堅克難,累計投入資金36億元,完成房屋征收9688戶、62萬平方米,籌措回遷安置房源2829戶,已回遷安置1857戶,圓滿完成阿爾山有史以來投資最大、覆蓋面最廣的頭號民生工程。

以“政策進家、自主征收、多方安置、陽光拆違、產業扶持”為突破,創新棚戶區改造模式。在棚戶區改造中,阿爾山市將度假地建設與棚戶區改造融合發展,按旅游區標准建設升級老城區,初步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完成主城區及嶺南三鎮房屋征收1.02萬戶。為充分發揮旅游業惠民富民效應,阿爾山市提出全民共建旅游產業。數據顯示,全市6.8萬人中,旅游直接、間接從業人員近4萬人。

伊爾施街道棚戶區改造回遷戶陳杰,過去一直住在林區一處不足60平方米的板夾泥土房,夏天雨季滿身泥,冬天外出撿柴火,就是她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然而就是這樣的條件,棚戶區改造工作組到她家做工作,她卻三番五次地拒絕拆遷,成了棚改釘子戶。“過去的居住條件雖然是差了點兒,但靠近林區我們兩口人平時打零工、採蘑菇,一年下來,也能收入一萬來塊錢,換了環境我們不知道依靠什麼生活。”陳杰說出了心裡的顧慮。

在伊爾施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陳杰開起小餐館,緊鄰火車站和昊達庄園旅游景區,夏天旅游旺季到來,平均每天都能接待兩波客人。今年國慶節黃金周,陳杰家的餐館生意紅紅火火,她告訴記者:“我們有了住房,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過得很踏實。”

“我們按照總書記的囑托,讓老百姓不但要住上新房,還要過上好日子。目前來看效果很明顯。結合著阿爾山市的旅游產業,適齡的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得到了相關的就業安置,對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收入比較困難的,我們又通過民政低保這樣一個方式,讓老百姓有了一定的收入。”阿爾山市副市長趙德權說。

按照“全員參與、力量均衡、責任到人”的要求,確保“政策、資金、人力”及時到位。破解棚戶區改造難題,就必須確保人力支持。阿爾山市從全市88個單位抽調了700多名干部,組成了179個工作組,建立三級領導包片聯系制,深入一線,面對面做群眾思想工作。

阿爾山市通過爭取,率先實現將回購市場存量房作為棚改安置房源,並積極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將貨幣補償比例由30%調整到70%。在資金籌集上,主要採取“五個一塊”的籌資方式解決資金瓶頸問題,即爭取上級補一塊、通過銀行貸一塊、政府出台政策免一塊、社會資金投入一塊、土地開發運作一塊,順利解決了資金難題。

(責編:蔣琪、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