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讀近期暴雨和高溫天氣

西江廣西梧州段經23.10米的洪峰后,水位開始回落,截至7月6日13時,西江水位為20.85米,超警戒水位2.35米。圖為7月6日拍攝的西江梧州段(圖左)與桂江(圖右上)。新華社發
7月5日,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潤溪圩堤發現12處管涌群,嚴重危及堤壩安全。武警上饒支隊派出60名官兵對險情進行妥善處置。周靈敏攝/光明圖片
7月6日,中央氣象台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我國多地將再迎來一輪強降雨:北京、天津、河北中東部、山東中西部、河南中東部、蘇皖北部、四川盆地中東部和西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四川東部、重慶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毫米∼140毫米)。8日前后,河北中南部、陝西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地有高溫天氣。
中國氣象局同日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
此前的6月,南方迎來了多輪暴雨襲擊,湖南等多地降雨量超過歷史極值。不過,截至7月3日,南方地區此前已持續十余日的降水范圍減小、強度減弱。
今年的降雨有何特點?原因是什麼?7月的天氣將如何?記者6日專訪了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李明媚、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艾婉秀。
今年6月,南方共出現6次區域性暴雨過程
記者:6月以來,感覺南方一直在下暴雨,也有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請具體介紹一下情況。
李明媚:是的,今年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偏多,全國平均降水量112.3毫米,較常年同期的99.3毫米偏多13.1%。尤其是江南地區,入梅時間6月4日較常年偏早4天,入梅不到一個月,江南梅雨區平均降水量達到453.3毫米,比常年(365.4毫米)偏多24.1%。
其中,江南、華南東部和西部、西南東部、華北東部及山東半島北部、黑龍江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陝西大部、甘肅中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1倍,局部地區偏多1倍以上。
6月,全國共有1364站次出現暴雨﹔56站日降水量超過月極大值,其中,湖南平江(246.0毫米)、江蘇南京(245.3毫米)、浙江武義(155.5毫米)、雲南易門(145.7毫米)等7站突破歷史極值﹔廣東陸豐(997.8毫米)、福建周寧(718.1毫米)、湖南辰溪(710.2毫米)、貴州清鎮(679.7毫米)等66站月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6月,南方共出現6次區域性暴雨過程,所以部分地區洪澇嚴重。尤其是6月29日-7月2日,強降雨主要位於貴州、湖南至江淮一帶。貴州西南部、廣西東部、湖南中部和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降水超過100毫米,局地超過250毫米。受強降雨影響,湘江干流全線、資水中下游、沅江干流全線及洞庭湖區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站點出現超歷史水位洪水,洞庭湖區益陽沅江市區河段、岳陽湘陰縣城河段繼續在保証水位以上。
據統計,6月湖南省(396.4毫米)和貴州省(348毫米)的降水量均為當地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江西省(458.6毫米)為1961年以來第三多。暴雨導致江西、湖北、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四川、重慶等其他省(區市)的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及滑坡等次生災害。
記者:公眾比較關注近期南方的強降水過程,能不能介紹一下強降水的成因是什麼?
艾婉秀:南方6月份有6次強降雨過程,這6次過程基本都在江南、華南北部,比常年偏多一次。
我們國家是季風氣候,我國進入夏季以后,夏季風帶來的降雨從南向北推進,6月份推進到江南華南。今年南方降水次數比常年是偏多的。造成這樣的原因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個氣候系統有關。它強度偏強,位置偏南,有利於水汽向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輸送,造成了冷暖氣流在我們南方地區持續交匯,這是6月份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
7月要同時注意防汛、防暑、防台風
記者:7月的天氣怎麼樣?對公眾有何建議?
李明媚:7月14日之前,全國多地還將出現降水,主要降雨過程出現在6-7日、8-11日、14日前后,降雨區位於黃淮、江淮、漢水中下游、華南及西南地區東部,累積雨量有40毫米∼90毫米,其中黃淮南部、江淮東部、四川盆地北部及雲南西部和南部、華南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區有100毫米∼180毫米,局地可達200毫米∼300毫米﹔此外,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累積雨量有20毫米∼40毫米,部分地區有60毫米∼80毫米,局地100毫米以上。
江南、華南東部的部分地區將出現日最高氣溫在35℃∼38℃的持續性高溫天氣。此外,8日前后,河北中南部、陝西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地有高溫天氣。
7月,全國各地將進入防汛關鍵期,需加強防范區域性洪澇災害及次生災害﹔江南、華南等地將進入高溫伏旱期,須做好蓄水、抗旱、防暑降溫和供電供水的調配工作﹔東南沿海及內陸地區也要做好防台風工作。
7月,各地的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部分地區可能會出現高溫高濕的“桑拿天”。公眾須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預警,注意防暑降溫。盡量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外出旅行。海濱湖泊游玩須防范水位上漲,注意安全,山岳旅游防范強降水引發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進入7月,江南、華南等地須提前做好台風應對工作,加強防范台風帶來的風雨影響及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海上作業漁船注意回港避風。華北、東北和南方地區須防范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各種災害。
7月,華北、東北和南方地區強對流天氣增多,須防范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本報記者 袁於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