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西藏脫貧有沖勁更有后勁 特色產業“給力” 打造脫貧“引擎”

本報記者  李 貞
2017年05月15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倫布雪鄉蘇格村村民在家裡編織氆氌,織好的氆氌由對口的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收購。
  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

  山南市乃東區青稞加工廠生產出的產品。
  本報記者 李 貞攝

  次仁卓瑪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謝 明攝

  曲水鎮茶巴朗村一名合作社社員在喂養奶牛。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攝

  在五保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居住的藏族老人邊覺。
  本報記者 李 貞攝

  五保集中供養服務中心的老人們在室外活動。
  新華社記者 覺 果攝

  西藏,這片地廣人稀的“人間淨土”,有著聖潔的雪山、燦爛的陽光和湛藍的天空。66年前,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迎來了和平解放﹔58年前,迎來了民主改革﹔52年前,迎來了自治區政府的建立。然而由於各種歷史、自然、社會因素影響,西藏長期處於欠發達狀態,有著大批貧困人口。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西藏經濟已多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步伐,居全國GDP增速前列。而如何改善藏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如何增加藏區百姓的收入,更是被黨和政府時刻牽挂於心。近年來,實實在在的數據、百姓臉上的笑容,則都印証著西藏脫貧攻堅工作成績斐然﹔而未來,更將會向世界展現更大的驚喜。

  

  脫貧首戰告捷

  未來值得期待

  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藏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動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突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扎實解決導致貧困發生的關鍵問題,盡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狀況。

  起步晚、底子薄、積累少,面對脫貧攻堅工作,西藏自治區的任務格外艱巨。

  “西藏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到去年,西藏貧困發生率較全國其他地區仍然偏高。”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丁業現向本報記者介紹說。

  有壓力,更要有動力。雄鷹掠過雪山之巔,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西藏人民擺脫貧困的決心不可小覷。

  根據黨中央的部署,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間西藏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全面解決。

  2016年初,西藏立下“軍令狀”,確保年內10個縣區脫貧摘帽、13萬貧困人口脫貧。為實現這一目標,西藏啟動了項目、產業、搬遷、就業、援藏、駐村扶持等一系列手段。數據顯示,去年西藏整合36類涉農資金85億元,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整合40億元發展產業扶貧﹔提高農村低保標准,發放生活困難殘疾人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費9100萬元﹔落實貧困家庭高校新生資助資金774萬元﹔投入資金6790萬元實施貧困農牧民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5000余個駐村工作隊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5萬余名科級以上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如此一番重拳出擊,使得西藏如期完成2016年的脫貧目標。“可以說,2016年西藏的脫貧攻堅工作首戰告捷,呈現出了非常好的勢頭。西藏也成為了全國脫貧工作中優秀省區市之一,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認可和肯定。”丁業現說。

  2017年,西藏仍會在脫貧攻堅上下更大工夫,繼續積極推動“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這“五個一批”。據介紹,今年西藏將大力提升水、電、路、訊、網重點基礎設施的建設。計劃完成13萬貧困人口脫貧,20個貧困縣(區)、1705個貧困村脫貧摘帽,實現易地扶貧搬遷16.3萬人。大力建設邊境小康村,解決邊境小康村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問題,為維護國土安全作出貢獻。

  特色產業“給力”

  打造脫貧“引擎”

  在“五個一批”中,發展生產脫貧處在首位。發展產業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貧困,使得對貧困人口的幫扶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而西藏憑借著獨有的自然、地理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來實現脫貧。2017年,西藏將通過推動青稞加工、光伏電站建設、特色種植養殖、水資源開發等特色產業的發展,確保5.98萬貧困人口實現產業脫貧。

  青稞是具有高原特色的農作物,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粉更是藏區人民離不開的特色食品。而事實上,糌粑粉也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食品,隨著人們對於飲食健康的注意,其未來則可能走出高原、在更多地區得到推廣。對此產業的發展潛力,藏區農戶和青稞加工企業都頗具信心。而今,在日喀則、山南等地,青稞種植和加工都已頗具規模。

  2016年,日喀則市落實青稞種植面積78萬余畝,落實青稞良種“喜馬拉22號”示范推廣面積40萬畝。

  在山南市,記者走訪了乃東區的一家青稞加工廠。在這裡,沿山坡修建的一排排水磨作坊頗具藏族特色,整潔美觀。據該廠副總經理旦巴介紹,加工廠採用的是傳統水磨來加工青稞,不僅環保,磨出的糌粑粉保質期也更長、吃著更香。2016年,這裡生產糌粑67萬斤,帶動群眾種植2.3萬畝青稞,兌現青稞收購資金231萬元,受益農戶達到2600余戶。糌粑加工廠除了使得種植青稞的農戶增收,還解決了當地幾十位農民的就業問題。

  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西藏日照時間長,發展光伏產業可謂得天獨厚。今年4月,日喀則桑珠孜區江當鄉的光伏小鎮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啟動。這裡佔地6.5萬畝,計劃總投資247億元,將成為“光伏+生態設施農業”扶貧示范區。一期建成光伏發電並網后,預計可實現年收入5000萬元,運營期間可解決貧困人口3000人就業。

  同樣基於西藏自然優勢發展起來的,還有“淨水產業”。西藏是中國淡水資源最豐富的省區,這裡生產的天然飲用水在中高端市場上頗受歡迎。目前在全國甚至在世界范圍內都很暢銷的5100冰川礦泉水,即產自西藏當雄地區。水廠吸納了近200名當地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達5萬元以上。目前西藏已有35家天然飲用水生產企業,去年總產量突破60萬噸,為自治區經濟的增長以及就業的拉動做出了突出貢獻。

  特色種植養殖業,同樣是西藏產業脫貧的重要助力。在拉薩城關區蔡公堂鄉白定村的油桃種植基地,記者見到了46歲的雇佣工人次仁卓瑪。她原是附近的村民,土地被流轉來以后,她就被吸納到種植園工作,家裡已經完全脫貧。現在,她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有3000多元。而且她還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11月,還要漲工錢,到時候一個月可以拿到3600元。”同時,她家的土地每畝年租金也能收入2000元,“這些收入加起來完全夠養我的兩個孩子上學”,這讓她頗為滿足。在養殖業上,西藏探索了“企業+基地+合作社+農牧民”的產業扶貧模式。拉薩市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的玉珠黃牛改良合作社,就帶動了27戶農家養殖奶牛170頭,實現戶均增收3至7萬元。

  事實上,西藏還有更多的產業與扶貧工作息息相關。比如2016年,旅游業就帶動了4.9萬人脫貧致富。西藏自治區主席齊扎拉表示:“我們特別重視‘產業先行’,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引擎’‘牛鼻子’,帶動脫貧攻堅實現良性循環,絕不干僅僅依靠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來脫貧。”

  社會保障托底

  生、老、大病無憂

  如果說產業扶貧是給貧困人口以希望,那麼社會保障就是給百姓以安心。

  山南市乃東區五保集中供養服務中心就是為當地“五保”老人生活“兜底”、實現“幸福養老”的典型代表。

  走進服務中心的時候正是下午,老人們喜氣洋洋地聚在樓門口晒太陽。中心的選址是經過多次勘察后才確定的,既有著良好的採光、寧靜優雅,又尊重習俗,離寺廟近,同時還能方便老人們就醫。整潔的院落裡,共有3棟公寓式樓房、222個床位。據供養中心院長邊巴卓瑪介紹,供養中心的總投資超過2800萬元,自2016年6月投入使用以來,已經接納了乃東區80%的“五保”人員。

  為便利老人們的生活,這裡不僅有食堂、愛心超市,還有理發室和佛堂。房間裡藏式的床榻、新置的液晶電視、獨立的衛生間令老人們十分滿意。“開始我沒想到這裡來住”,70歲的藏族老人邊覺說。邊覺無兒無女,原在索珠鄉丁拉村當牧民。在入住前,他和很多人一樣心存顧慮,供養中心條件如何,在那裡住會不會覺得孤單?當地政府為了讓老人們親自體會一下新生活的狀態,以“外出開會”的名義將像邊覺一樣的“五保”老人們“騙”到供養中心試住3天。覺得好,就留下來住﹔覺得不好,則可以回家。“以前沒住過這麼好的房子,住了3天我可就不想走了”,邊覺笑著說,“我趕緊讓他們把我送回家去拿行李,然后就帶著家當都搬到這兒住下了。”現在,邊覺的晚年生活無憂無慮:早上定時起床用餐,白天拿著轉經筒轉山,下午晒晒太陽,晚上與老伙伴們唱歌跳舞。“除了每天要吃降壓藥,我的生活很幸福。”

  現在,中心裡最讓邊巴卓瑪惦記的事,是護理人員的不足。“原計劃入住老人與護理人員的比例要達到10:1,但現在是22:1,護理人員常常忙不過來。今年,我們對護理人員的待遇還會繼續提高,爭取讓護理人員人數達到計劃比例。”

  生與老,是人生的兩端。西藏在社會保障上的努力,除了有對老人的照顧,更有對新生兒的保障。

  從前在藏區,由於風俗習慣的影響,藏族孕婦多選擇在家分娩而不願意到醫院就醫,這導致了孕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過去幾年來,西藏出台《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的意見》,明確推進全區婦幼衛生工作的目標任務,孕產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為了鼓勵農牧民住院分娩,西藏推行了孕產婦住院補貼獎勵政策。不僅生產的費用能夠報銷,陪護的家屬還能按天拿到補助。山南市索珠鄉恰當村村民,22歲的嘎鬆布赤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去年1月,我在市裡的婦幼保健院生了寶寶,住了5天院,花了2400多元,全都已經報銷了”,嘎鬆布赤說。除此之外,這期間她還獲得了2480元的補助和獎勵。

  而今在政策的鼓勵下,2016年西藏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已提高到了98%。西藏全區7所地(市)級婦幼保健院都已經建成或改擴建,74個縣全部設立婦幼保健站,免費孕前優檢項目也已覆蓋全區。

  社會保障同樣重視自治區民眾的信仰。現在,全區已經實現了在編僧尼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全覆蓋。在大病醫療上,自治區實現了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全覆蓋,農牧民每年可以免費體檢一次,先心病兒童能夠免費救治。據西藏自治區人社廳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區各項社會保險參保達300萬人次。

  習近平曾指示說,要堅持富民興藏戰略,毫不動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西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勤勞努力、脫貧致富的故事,如同一條條飄揚的潔白哈達,令世界對西藏發展的美好未來更加期待。

(責編:蔣琪、張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