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安徽蒙窪蓄洪區內各類防汛物資常年備足 防汛不怕煩 淮河才安瀾

本報記者  韓俊杰  孫  振
2017年05月15日08: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去年7月22日,王家壩閘順利度過當年淮河的首次洪峰。
  郭海洋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年年發洪水,年年忙防汛。在防汛壓力最大的蓄洪區,今年防汛准備情況如何?記者在安徽蒙窪蓄洪區走訪發現:當地防汛物資准備充足,為了長治久安,還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性農業、生態旅游,並鼓勵居民逐步外遷。

  

  5月14日14時,王家壩水位20.91米,遠低於27.50米的警戒水位,而順著來水的方向,不遠處兩岸密林郁郁蔥蔥,那是安徽阜南縣,河南固始縣、淮濱縣三縣交匯處。位於安徽省阜南縣境內的王家壩閘,后面就是181平方公裡的蒙窪蓄洪區。

  “別看現在風平浪靜,汛期來時這兒的壓力最大。”年年防汛,年年備戰,談及王家壩閘及蓄洪區,阜南縣水務局局長張彪說。

  從河南南陽的桐柏山,到阜陽王家壩閘,屬淮河上游,全長364公裡,落差達178米,佔整個淮河流域200米落差的近90%,這意味著,每當汛期來臨,上游洪水能在48小時之內迅速抵達王家壩閘。

  “每當情勢危急,閘口開啟,滔滔洪水泄於蒙窪蓄洪區,不僅削減了淮河洪峰,也減輕了淮河中、下游的防洪壓力。”張彪介紹,王家壩閘已先后在12個年份裡15次開閘蓄洪。

  雖然今年主汛期剛到,但這裡防洪的准備早已經開始了。

  不管蓄洪區最終是否啟用,汛前都要逐戶詳細登記財產

  400多畝小麥旱稻,近200畝毛豆,外帶一些大型農機具……蓄洪區內王家壩鎮村民陳元永正在進行著財產登記,“年年如此,不管蓄洪區最終是否啟用,有多少財產都要上報,為可能蓄洪之后的補償做准備。”

  王家壩鎮鎮長余海闊介紹,每年汛期前,都會對需要轉移的對象逐戶、逐人登記造冊,在有可能蓄洪的情況下,會提前下發群眾轉移通知,並提前將老弱病殘人員和農藥、易燃易爆品等轉移到安全地帶。

  “年年高度備戰,首先要保障人的安全。”余海闊介紹,在正式啟用蓄洪區前,鎮裡都會組織各級黨員干部拉網式巡查,確保開閘蓄洪前區內不安全地帶不留一人,蓄洪期間無一人返回。 

  作為淮河防汛的“風向標”,王家壩水位每有上升,都有應對機制:

  到了26米的設防水位,鎮水利站、王家壩閘管所工作人員要24小時堅守崗位﹔到了27.5米的警戒水位,鎮村干部、縣防汛指揮部人員、一線農民工輪班上堤,24小時不間斷巡查﹔到了28.5米的高水位,大堤上每公裡農民工不得少於50人,24小時巡查巡防﹔直到29.3米保証水位,國家防總會根據上下游的雨情、水情,決定是否開啟閘門。

  而在王家壩閘門后面,各類防汛物資常年備足。在阜南縣謝寨、大張灣防汛物資儲備點,記者看到編織袋、木樁等物資塞得滿滿當當,阜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鎖東亞介紹,這裡共儲備編織袋7萬條,木樁1860根,類似儲備點還有十余處,聯系人、運輸車輛、調運預案等都有明確布置。

  庄台、保庄圩的修高加固必不可少。鎖東亞介紹,蓄洪區陸續拆除了所有28.5米以下的不安全庄台,將原有庄台加固加高,現在蓄洪區內131個大小不一的庄台都達到了31.5米以上,處於絕對安全。 

  “蓄洪區先后新建6個保庄圩,將不安全庄台上的村民陸續整體遷至保庄圩內居住。”站在蓄洪區內的保庄圩圍堤上,鎖東亞跺了跺腳,“現在這圩堤比淮河大堤還要堅固。” 

  克服洪水影響,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性農業、生態旅游

  蓄洪窪地,卻不是民生窪地。2011年,谷學英一家搬到了王家壩保庄圩,這個隻有1.26平方公裡的窪地,水、電、路、網全通,圩區裡,學校、衛生所、超市商店配套齊全,靠近大堤處建有泵電站,暴雨天氣能將雨水抽出,因此這裡地勢低窪卻不積水。自家的兩畝地裡種上毛豆、花生,谷學英一年有五六千塊錢收入,又到附近的超市打打零工,一個月也能收入2000多塊錢。

  當然,由於蓄滯洪區屬於洪水高風險區,區內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制約。如何找出路?當地的辦法是,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性農業。

  村民陳元永辦起了家庭農場,除了傳統的小麥旱稻,他把目光瞄向了毛豆、香蔥等經濟作物。每年開春種上近200畝毛豆,5月份收,一畝地能產近2000斤,能賣2000塊錢,8月份再在原地種上近200畝香蔥,10月份收,一畝地能產約5000斤,賣5000塊錢。

  “6、7月份可能蓄洪,我們鼓勵村民避開洪水可能會來的時間,發展適應性作物。”余海闊說,“蓄洪區耕地多是典型的沙質土壤,適合毛豆、香蔥等經濟作物生長,也能賣得上價。”

  但是,單靠傳統農業,蓄洪區發展難以見起色,阜南縣又把目標瞄向了生態旅游。“蓄洪區內不允許發展工業,也不適合走工業城鎮的模式。”在阜南縣縣委書記崔黎看來,保護生態並發展旅游是未來可行的思路。“現在經常會有來參觀王家壩閘的游客,我們已經嘗到了旅游飯的甜頭。”村民張斌在王家壩保庄圩的旅館生意有聲有色,他對正在規劃建設的旅游區充滿期待。

  鼓勵居民遷出蓄洪區並提升整體防汛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人與水爭地的矛盾

  “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場大水全白干。”陳元永之所以沒有上大棚搞設施農業,有他的顧慮。他坦言,蓄洪后,將按照蓄洪前三年同期正常年份作物平均產值的70%定價補償,大棚等設施投入並不在補償之內。陳元永盼著“蓄洪后補償的數額可以再多些,范圍更廣些”。

  此外,地少人擠的矛盾也逐漸突顯。“1953年按照人均33平方米劃分的宅基地,現在60多年過去了,不少家庭已經是很多口人擠在老房子裡,非常不方便。”在余海闊看來,這些年蓄洪區的安全狀況和生產發展確實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但從減少分洪損失和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鼓勵蓄洪區裡的人外遷,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受安土重遷的觀念影響,不少人,尤其老年人都不大願意遷移出來。”余海闊介紹,鼓勵外遷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縣裡通過就業、住房等優厚條件,先鼓勵年輕人走出來,再逐步爭取更多的人。

  余海闊介紹,目前願意走出去到縣城工作就業的,購房、廉租房、孩子上學等方面都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優惠,縣裡省級經濟開發區的200多家企業,也會優先提供崗位安排。

  “根本上,還要提升淮河防汛的整體能力,修建完善各項水利設施。”好在,隨著這些年淮河水利防汛工程的提升,從上次2007年啟用蓄洪區之后,近十年還沒有開閘蓄洪,余海闊說,“蓄洪區啟用的次數越來越少,民生發展也才越來越好。”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15日 17 版)

(責編:蔣琪、張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