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共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 每個貧困縣至少一所二甲醫院
2017年04月21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太原4月20日電 (記者周亞軍)山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近日印發,2017年全省有14個貧困縣要摘帽,涉及貧困人口66萬人。根據規劃,山西將加大公共資源向貧困地區的傾斜力度,促進貧困地區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
山西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的佔31.7%。省扶貧辦主任劉志杰介紹,規劃提出,到2020年每個貧困縣至少要有一所二甲醫院,縣域內就診率力爭提高到90%,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鎮”﹔所有貧困縣必須建成遠程會診系統並開展網絡醫療服務,實現全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互聯互通﹔貧困地區縣、鄉醫務人員要至少接受一次專業輪訓,要為貧困地區遴選培養5000名適宜技術人才。
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上,山西將採用政府引導、企業配套、群眾參與的治理辦法,實行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引導沉陷區居民向集鎮和人口聚集區集中。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12.5萬戶、39.9萬人的沉陷區治理搬遷任務。到2018年底,完成59個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歷史遺留礦山環境綜合治理率達到35%。完成40個重點復墾區的土地復墾任務,復墾土地面積達到310平方公裡。
此外,脫貧攻堅還將統籌治理貧困村環境衛生,加強垃圾、污水處理,切實保障飲水安全,加快農村改廁步伐。到2020年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提高到63.23%﹔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95%以上。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1日 11 版)
(責編:蔣琪、張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