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生態堅守換來金山銀山 有機農業讓江西資溪百姓致富

本報記者 陸培法
2017年03月28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源之源白茶生態觀光園

  資溪有機茶園示范區

  祿勸大花蕙蘭絢麗綻放

  春分時節,走進江西省資溪縣,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林蒼翠、清泉潺潺的山水畫卷。從2002年開始,這個山區小縣就堅守生態紅線,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

  堅持走生態之路,已經成為各地農業發展的趨勢。位於內蒙古的羊蓋板村,通過打造“5位1體”的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區,走上致富小康路。雲南昆明祿勸,種植大花蕙蘭,形成高原特色農業。

  以環境換發展的模式正逐漸消失,這些案例告訴我們,進行環境友好的生態農業發展,也能換來“金山銀山”。

  

  有機農業,讓資溪百姓致富

  1966年出生於白茶之鄉(浙江安吉縣)的姚根富,自幼就對白茶有著超越常人的欣賞和了解。2005年,在朋友的推薦下,他來到江西的資溪考察,看到資溪優美、綠色、自然的生態環境,心中十分喜悅,一年后,他說服妻子和親友,決定投資200萬元開辦白茶育苗基地,並成立公司。當年10月,他在馬頭山入口處租下300畝山,從家鄉安吉引進白茶苗,另辟30畝地進行培育,姚根富的白茶之旅開始了。

  精誠之所至,金石為開!經過精心照料,2008年4月,姚根富的第一批白茶終於長成。他們收獲了400多斤新鮮茶葉,經過加工,100多斤資溪白茶問世。他們請來中國茶葉研究所的陳亮博士,請他提意見,“鮮香馥郁,不亞於原產地茶葉品質。”品嘗過后,陳亮博士對新出品的白茶給予了高度評價。

  專家的贊揚令姚根富種植白茶的信心增加。經過一擴再擴,白茶基地從馬頭山鎮延展到烏石、石峽、鶴城等鄉鎮。隨后,姚根富投資300多萬元,在馬頭山腳下建了座2000多平方米的標准化茶葉加工廠,內設4條優質白茶加工生產線,並成立公司,創立白茶品牌。經過近年來的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姚根富的白茶熱銷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大城市,而資溪白茶漸漸成為江西第一白茶。

  為了規范白茶生產,提升產品品質,在政府的推動下,馬頭山金茗白茶產業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組建農博集團,姚根富是合作社的主心骨,他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產品收購,讓村民得利。

  姚根富不忘施愛於人,他的扶貧速度也在加快著。他說,現在凡是當地閑在家的家庭婦女都成了採茶工。從2005年艱難創業伊始,至今已經十多年,十多年間,資溪白茶種植不斷擴大規模,發展到目前的3萬余畝,成為該縣農民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

  2016年11月,上海、浙江、福建的三趟旅游專列開進資溪。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這個山區小縣就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從三地前來,感受這裡的純淨之美。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資溪提出“全景資溪”的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被評為“中國生態旅游大縣”。

  循環農業,帶給草原牧民驚喜

  從2013年5月開始,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羊蓋板村裡開始建設蔬菜大棚,通過合作社的形式,郭寶軍也加入了蔬菜大棚的種植隊伍。

  原來的幾十畝地一部分交給村裡種植紫花苜蓿,每年有租金收入,另一部分建設蔬菜大棚種植西紅柿售賣,經過一年的經營,蔬菜大棚收獲頗豐,家裡的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幾翻,一家人的日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郭寶軍提到的紫花苜蓿、牧場、蔬菜大棚和沼氣,正是金河鎮羊蓋板村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優質牧草生產、奶牛養殖、設施蔬菜種植、綠色沼氣加工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循環示范經濟。

  羊蓋板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區地處賽罕區金河鎮,總佔地面積6.6平方公裡。

  示范區內共分5個有機循環單元。村民的土地一部分用來種植優質苜蓿草,優質苜蓿草及周邊青儲有效供給牧場奶牛﹔奶牛日產牛糞260立方米,有效保障沼氣發酵設施的正常運轉﹔月產沼渣、沼液分別為300立方米和2000立方米,有效保証設施蔬菜生產和牧草種植所需肥料﹔沼氣生產設備日供氣量達1000立方米,除供大棚日常生產、生活使用外,同時多余氣量可供部分村民生活所用。

  通過這樣5個有機循環單元的循環,羊蓋板形成了集“牧草種植-奶牛養殖-沼氣發酵-蔬菜生產”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區,村民也正是通過這樣的循環經濟,一改往年“困難”的經濟局面,走上了致富的小康之路。

  精品農業,在祿勸結出碩果

  春日裡的祿勸,到處滿目翠綠,政府脫貧工作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火紅、鮮黃、粉嫩、翠綠、潔白……記者走進雲南昆明祿勸英茂大花蕙蘭生產基地,一盆盆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大花蕙蘭在大棚內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

  英茂公司祿勸分公司總經理申瑞介紹,大花蕙蘭是通過人工雜交培育,是色澤艷麗、花朵碩大的蘭花統稱。“我們祿勸英茂大花惠蘭基地地處屏山街道綠槐村委會,去年生產35萬盆大花蕙蘭,已銷售30萬盆。”申瑞近日對記者說。英茂大花蕙蘭是祿勸花蕙產業的一大特色,已有多年發展歷史,如今在祿勸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大花蕙蘭基地不斷發展壯大。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農業局一負責人表示,為充分發揮祿勸農業資源優勢和自然生態優勢,做大做強高原特色農業,祿勸縣於2011年啟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於2012年3月15日成功升級為昆明市10個市級重點農業園區之一,園區核心區規模不斷擴大。

  據悉,大花蕙蘭項目促進帶動了園區周邊興發、上壩、蔣家、耿家、偏坡、龍潭山、干海子等7個村小組同步發展,實現300多戶農戶就業。

  步入昆明蘭露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0畝的葡萄大棚,滿眼翠綠,葡萄架上每一串葡萄都穿上了白色的套袋。“套袋防虫防菌還保鮮,所以我們不需要打農藥,也不用甜蜜素,可以放心連皮一起吃。”昆明蘭露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琪介紹。

  從2013年祿勸縣“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正式啟動建設以來,至今已流轉土地1200畝,包括蘭露夢庄園在內,7家企業入駐,已形成園區的高標准示范效應,成為今年祿勸在昆明全市率先脫貧摘帽的農業產業支柱之一。祿勸縣農業局局長張進平說,維持傳統小農種植則無法做大農業產業,於是祿勸有了轉變方式拓展現代農業產業化的舉措。

  本版部分圖片來自百度

(責編:蔣琪、李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