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扶貧頻道

我國農藥將走進高效低風險時代

楊舒
2017年02月20日08:2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國農藥將走進高效低風險時代

  春節剛過,老百姓大量採購農產品年貨的時候,許多人把農藥殘留少,甚至是不使用農藥作為自己購買的標准。農藥真的如此可怕麼?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鄭永權研究員接受採訪時表示,實際上,我國農藥已經經歷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和現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4個發展階段,而受到人們推崇的“高效低毒低殘留”概念如今也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中國的農藥應用將走進高效低風險時代。

  高毒農藥的時代早已過去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農藥毒性極大,殺滅害虫的同時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然而,鄭永權介紹,目前我國所用農藥跟過去的農藥相比已大不相同。首先是農藥的化學成分和結構有了很大變化,過去多為含氯和砷以及有機磷農藥,現在多為仿生農藥,毒性大大降低。其次是藥劑的作用機理不同,過去多為神經毒劑,容易引起人中毒。現在有影響昆虫能量代謝、物質合成的新農藥,對人體影響相對較小。再次是效果好、用量少。目前我國含有高毒農藥成分的產品比例不到2%,低毒和微毒農藥產品達75%以上。因此,高毒農藥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總的趨勢是農藥的毒性在降低,使用量在減少,安全風險在降低。

  “目前市場上批准使用的農藥在其使用登記的作物上按其規定的使用方式、使用劑量、使用次數和安全採收間隔期都是相對安全的。”鄭永權告訴記者,“一些查處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在於違規操作,並非農藥本身的問題。”

  “人們對農藥的刻板印象往往放大了對它的恐懼”,鄭永權表示,就像人生病了要吃藥,植物生病了也一樣,正是在病虫害面前,由於農藥的使用,才避免了減產風險,保証了我國糧食的穩產增產,同時減少農作物生物毒素和食源性疾病微生物的污染,保証了現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

  低毒低殘留農藥同樣存在環境風險

  長期以來,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各國把對靶標生物高效、對人類低毒、在農產品中和環境中殘留量低作為農藥應用的主要訴求,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應運而生。然而,實踐中發現,這其中同樣隱藏著風險。

  氟虫腈是一種典型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殺虫譜廣,對作物無藥害,對人體低毒,曾廣受歡迎。然而施用后一段時間,人們發現蜜蜂對氟虫腈非常敏感。一隻蜜蜂採集帶有極微量氟虫腈的花粉后,有時候並不會直接死亡,而是把這種花粉帶回巢穴。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整箱或整窩蜜蜂的死亡。又如磺酰脲類除草劑,每畝地僅用1到2克就可有效殺滅雜草,可以說是非常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但其留在土壤中會造成后茬作物死亡或植株矮小,負面作用不小。

  此外,科學家已發現,就是同一種低毒低殘留農藥分子,由於具備不同的空間結構,也很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毒性機理,對非標靶生物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例如,S-異丙甲草胺和R-異丙甲草胺都可除草,但后者負面影響顯著。這種相同分子式、不同空間結構的農藥被稱為“手性農藥”。手性農藥佔現有農藥的40%,然而目前僅有7%的手性農藥使用單一異構體,能夠清楚識別。因此,手性農藥也隱藏著風險。

  “過量施藥、后茬作物藥害、農藥殘留超標、水生生物中毒死亡、蜜蜂等益虫大量死亡、毒生姜事件等,這些都是農藥使用中存在的農產品質量及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鄭永權告訴記者,“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概念主要針對人類而言,但是對生態環境、非標靶生物而言不一定安全,所以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

  高效低風險將成為農藥發展主流

  農藥的發展,正是一個不斷提高藥效、降低風險的過程,如何更好地趨利避害成為關鍵,由此,鄭永權在學界率先提出了“高效低風險農藥”的理念。

  鄭永權表示,高效低風險將成為農藥發展主流,此類農藥應具備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標靶生物活性高,單位面積使用量小,二是對人畜低毒,對環境有益生物安全,三是對農作物安全無藥害,四是易降解,且降解產物安全。此外,他認為,對於農藥風險的控制,不僅要在研發,更應該貫穿加工、應用及管理的全過程。

  圍繞這一問題,鄭永權團隊在近年來創建了一套以有效成分、劑型設計、施用技術及風險管理為核心的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其中包括手性農藥識別技術,水基農藥技術,“科學選藥、合理配藥、精准噴藥”施藥技術和以農藥“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為核心的風險管理方案。這一技術成果體系劍指農藥毒性殘留和環境風險,在河北、山東等28個省的推廣應用中,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獲得了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我們的創新成果已經被農業部相關部門採納,高效低風險農藥的理念已經被認可。”鄭永權介紹,在實際工作中,高效低風險已經成為農業部等有關部門對農藥進行登記時會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鄭永權認為,隨著高效低風險農藥理念和技術的推廣,農藥這把“雙刃劍”將真正實現“正面作用可期,負面影響可控”,從而帶動農藥產業轉型升級,幫助我國進入農藥應用的高效低風險時代。

   (本報記者 楊舒)

(責編:蔣琪、李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